健康養身★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大如籃球伴隨經痛 OL夜夜失眠情緒down谷底

女性朋友若出現腹部莫名凸出伴隨經痛症狀,千萬別輕忽!有位32歲的職業婦女巧巧(化名)長期經期紊亂,兩年半前下腹部莫名凸起,以為只是變胖沒有放在心上,半年後凸起處愈來愈大,伴隨嚴重經痛及大量經血,夜晚難以成眠,甚至情緒不穩常與丈夫爭吵,差點鬧離婚,還跟朋友表達強烈負面情緒。經朋友陪同就醫檢查,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子宮異位瘤 (巧克力囊腫),伴隨子宮腺肌症,造成子宮體積增至一般正常子宮的三倍大,進而引發相關症狀。

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身心甚鉅 婦女千萬別輕忽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鄢源貴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因複雜,主因為經血逆流至子宮以外的部位,例如:卵巢、輸卵管、大腸或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肛門痛,甚至是解尿不順,如影隨形的疼痛令不少患者心生悲觀,連帶影響日常作息、工作及人際關係,對患者身心影響甚鉅。

鄢源貴醫師補充,像案例巧巧來求診時,除了主訴經痛及經血過多,也不斷訴苦子宮內膜異位症對生活、婚姻造成的嚴重影響,考量到日後仍有生育需求,先以腹腔鏡手術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並建議其術後搭配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服用至今快兩年,不僅有效緩解經痛等症狀,回診追蹤時也沒有復發跡象。

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 有助減少復發風險

鄢源貴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很容易復發,即便透過手術治療,若術後未搭配藥物長期治療,仍有兩年內20%的高復發率。就像幫房間大掃除一樣,開刀後想要永保子宮整潔,建議術後應長期用藥治療,預防復發。過往常用的停經針劑藥物雖然可大幅緩解疼痛,但易產生如熱潮紅、失眠、骨質疏鬆的更年期症狀,療程至多半年。相比之下,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較無過去藥物的副作用,不僅適合長期使用,兩年復發率甚至接近於零,已成為長期治療的用藥新趨勢。

留意症狀及早治療 定期回診追蹤有助疾病控制

鄢源貴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謂終身的慢性疾病,除了要有長期治療的觀念外,每三個月定期追蹤。此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杜絕過度進補,保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都有助於控制疾病、避免復發,為自己找回幸福人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溫室效應影響,造成全球暖化,天氣愈來愈熱,各式各樣的清涼消暑用品也紛紛出爐!包括清涼紙巾、清涼膏、清涼噴霧等,清涼的氣體噴在皮膚上,體表溫度瞬間降低,整個人暑氣全消,受到不少民眾喜愛。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要避免近距離使用,以免造成凍傷。台灣夏天的天氣悶熱、潮濕,穿著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床笫之間,要如何才能安全又不會陷入感染愛滋的風險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邀請PTT前八卦板板主「四叉貓」擔任代言人,以有趣、KUSO的實驗方式,告訴民眾保險套應該要搭配水性潤滑液,才能遠離感染愛滋病或性病的風險。四叉貓在網路的PTT是「教主級」的人物,他毫不掩飾同志身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大腸癌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死亡率為所有癌症中的第三位,日前又有藝人不幸罹患大腸癌,使得大腸癌議題在最近再度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美國臨床癌症學會(ASCO)今年6月初於美國芝加哥發表全球最新研究,顯示大腸癌患者根據多點RAS基因檢測來決定治療策略,將有助於存活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耳朵千萬不要挖,小心外耳道發炎!近日不少小朋友、年輕人,到海邊、游泳池戲水,回家後發現,耳朵悶悶脹脹,甚至劇烈疼痛、聽不清楚,就醫檢查才得知,原來是耳朵發炎了。醫師指出,民眾常有挖耳朵的習慣,容易不小心傷害外耳道,當接觸不潔的水就會細菌感染發炎。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