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無痛性血尿送醫 竟是泌尿道上皮癌

老翁無痛性血尿送醫 竟是泌尿道上皮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2歲的張先生,當完兵後努力拚創業,在龐大的壓力和工作型態下,養成每天抽菸3、4包的習慣,40多年來累積超過116萬支菸,且中年後為了補充體力,靠自製土龍藥酒才能入睡,都是罹癌危險因子,事業有成時,發生無痛性血尿,確診「泌尿道上皮癌」。

台灣泌尿道上皮癌發生率世界第一 南台灣發生率高

高雄醫學大學產學營運處產學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吳文正教授表示,泌尿道上皮癌是一種好發於老年人的癌症,台灣每年有將近4千人確診,其中腎盂癌和輸尿管癌因發病位置在上端泌尿道,因此又被合稱為「上泌尿道上皮癌」,是好發於南台灣的一種癌症。

調查資料顯示,台灣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的機率居全球之冠;且進一步分析,南台灣的發生率是全台平均值的1.35倍。

長期抽菸、亂吃中草藥 易增加泌尿道癌變風險

造成上泌尿道上皮癌的原因很多,抽菸、飲用受污染的地下水、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以及經常接觸有機溶劑如含苯芳香胺類等,都是危險因子,尤其是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研究顯示,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且會增加上泌尿道上皮癌的風險,因此衛福部於2003年明令禁用含此成分的中草藥,包括:馬兜鈴、關幕通、廣防己、青木香和天仙藤等。不過,台灣研究推估,馬兜鈴酸引發上泌尿道上皮癌的時間約7年,民眾以前若有自己抓藥吃的習慣,應特別留意,一旦出現肉眼可見的血尿、頻尿或排尿疼痛,可能是癌變警訊,應盡快就醫檢查和治療。

腎功能太差治療難? 免疫治療突破化療困境

上泌尿道上皮癌治療,手術和化療是優先選擇。吳文正教授指出,雖然化療有一定療效,但化療本身具腎毒性,患者若本身有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的習慣,或者因腫瘤早已切除一顆腎臟,都會加重腎功能損壞,造成化療藥物必須減量甚至無法使用,影響整體治療。

所幸,這類患者近年因免疫療法展露曙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泌尿部李經家主任提到,免疫藥物治療可透過喚醒自身免疫能力來消滅癌細胞,患者若使用後有效,此療效往往會持續很久,有助延長腫瘤不惡化的時間近3年。

李經家主任進一步說明,免疫藥物治療的方式簡單,不一定要住院,且副作用少,對於合併嚴重腎功能不全,或是較為年長體弱的上泌尿道上皮癌患者,都是不錯的治療選項,建議患者不要放棄希望,及早與醫師溝通,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延緩疾病惡化。

張先生罹癌後,聽從醫師建議戒除菸酒和檳榔,並在兒子支持下,進行免疫治療,目前仍在治療中,但生活逐漸回歸常軌,甚至仍可駕駛「怪手」(挖土機)上工,鼓勵癌友積極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歲三個月的張姓男童,突然出現一陣一陣哭鬧情形,雙腳會往腹部縮起來,安撫後可稍微睡著,但經過半小時後,又會再次發生同樣狀況,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母親焦急赴花蓮慈濟醫院急診求診。小兒腸胃科張雲傑醫師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為「腸套疊」,隨即以超音波搭配生理食鹽水灌腸,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妳大小便後,用衛生紙擦拭的方向正確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任柯明中指出,天氣炎熱,泌尿道感染明顯變多,許多女生少喝水、常憋尿,大小便後擦拭方式錯誤,以致泌尿道反覆感染,若更嚴重,病菌感染腎臟,還可能引發敗血症。 50歲陳姓女子罹患糖尿病多年,且有急性膀胱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1名菸齡超過50年的84歲曾姓老翁,雖然戒菸8年,本以為可遠離病魔,但平時不按照醫囑用藥控制肺阻塞,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又常以擔心染疫為由拒絕回診追蹤。日前肺阻塞急性發作,緊急住院插管治療,所幸透過藥物控制,已拔管出院,也開始讓他對過去「吞雲吐霧」的人生懊悔不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疫情仍未降溫,病毒不斷闖入台灣國境。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4例境外移入病例,包含3名非洲與1名美國,分別在7月25日(第459例)、21日(第460例、第461例)、20日(第462例)入境,目前僅匡列第459例患者接觸者8名,第460例與第4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