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導致不孕? 醫:這5種狀況可切除

子宮肌瘤導致不孕? 醫:這5種狀況可切除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9歲羅姓女患者,計畫再生第二胎,但努力多年仍無法如願,去年年初到童綜合醫院婦產科求診張永玲醫師進行檢查,發現子宮內長出2顆約6公分的肌瘤壓迫子宮內膜腔,導致雙側輸卵管塞住,才會造成無法懷孕的情況。在張永玲醫師建議下,進行精準將2顆肌瘤摘除,手術順利。終於在半年後,順利自然受孕,事隔多年再獲千金,患者全家都很高興。

40歲至50歲婦女 罹患子宮肌瘤高達30%
童綜合醫院婦產科張永玲醫師表示,台灣30歲以上婦女,約20%的育齡婦女罹患子宮肌瘤,40歲至50歲罹患比率更高達30%,子宮肌瘤為女性骨盆腔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99%以上的子宮肌瘤都屬良性,為子宮的肌肉和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生所致,只要進行超音波檢查,即可被發現診斷。
子宮肌瘤過大 五種狀況可考慮切除
多數患者只要定期追蹤即可,除非有下列症狀造成不適,才需進行手術治療:
1.當子宮肌瘤過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出現頻尿、便秘、腹脹、殘尿感、腰痠背痛等現象時。
2.經血過量或不正常子宮出血,導致貧血時。
3.嚴重腹痛,影響生活品質時。
4.肌瘤成長速度過快,可能轉為惡性的風險時。
5.造成不孕或流產。
10%-15%不孕婦女 因子宮內膜病變造成
張永玲醫師說明,不孕症病人中有10%-15%是因為子宮內膜的病變,常見的疾病有子宮肌瘤、子宮沾黏、子宮瘜肉、子宮畸形等,子宮內膜為胚胎著床的地方,所以,子宮內膜出現病變時,就會影響懷孕。不孕的病人除了做精液分析、卵巢功能及輸卵管檢查外,也不可忽略子宮內膜檢查。
切除子宮肌瘤 醫:以保全子宮為優先

目前切除子宮肌瘤手術會因部位、種類不同,採取不同術式進行,不一定採全子宮切除術。張永玲醫師表示,會評估患者的症狀、年齡、生育計畫等而做最適宜的手術方式,尤其對於育齡婦女,醫師多會盡力保全子宮為優先;這次個案採取達文西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就是為了減少對子宮組織的傷害,乾淨清除肌瘤促使輸卵管暢通,以達成再度受孕的可能。

【延伸閱讀】

痛到無法工作!類風濕性關節炎全方位照護 降低未來失能

助患者挺進移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健保

婦人長期腰痛腿痠 竟是肺癌骨轉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早產兒背後隱藏血淚代價!尤其孕媽咪如果有子宮頸閉鎖不全,往往必需長期住院臥床安胎,抱著可能有流產的風險,卻仍然要勇敢面對順利產下寶寶的那一刻,雖然是早產兒,卻更令人動容。 淇淇泓泓的爸爸與媽媽結婚兩年無法受孕,在國泰醫院透過人工生殖方式欣喜懷孕成功。(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孕婦子宮頸閉鎖不全 需住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天氣漸漸變冷,流感流行季即將到來,部份家中有3歲以下幼兒的爸爸媽媽都在問,「只打三價疫苗保護力真的夠嗎?」、「小寶貝第一次打流感疫苗,之前已經打一劑四價疫苗,但現在四價疫苗缺貨,第二劑該怎麼打?」馬偕醫院小兒科黃瑽寧醫師對此表示,先前接種過三或四價疫苗的幼兒,第二劑可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青少年吸菸將導致健康危害,更可能影響未來身心及社會發展。依據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發現,每12名高中職學生中就有1名正在吸菸,由於吸菸青少年約每3人就有2人會成為持續吸菸者,未來恐導致成人吸菸率反彈上升。忙於事業打拼的父母,應關心青春期成長階段的孩子,在嚴格要求成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過去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若施打胰島素後,就屬於嚴重病患,得面臨終身洗腎,且施打後,還得打上一輩子,其實這都錯誤的觀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雅雯指出,治療糖尿病有「遺贈效應」,就是指早期若積極控制血糖,就能降低日後併發症。因此這時若透過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