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女性未定期篩檢恐悄悄奪命

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女性未定期篩檢恐悄悄奪命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我的母親在我就讀大學時期就已離開人世,在我心中留下不小的傷痛。當時母親因為沒有定期健檢觀念,子宮頸癌早期症狀難察覺且易輕忽,導致發現時已是末期,錯失了黃金治療時間。現在的我也是1個孩子的媽,深知母親角色的重要性,也因為痛失母親的遺憾,讓我更加了解健檢對生命的重要性!」這是來自1位新手媽媽的真情告白。


「子宮頸癌」早期症狀 易混淆難查覺


根據2020年國人女性主要10大癌症死因統計,「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是女性癌症10大癌症死亡排名第8名。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癌症發展伴隨徵兆也容易與其他婦女病混淆,如:分泌物過多、分泌物有異味或夾帶血絲、性交後出血或其他不明原因出血。若子宮頸癌侵犯到鄰近組織及骨盆腔壁神經,則會伴有坐骨神經痛、下腹痛、頻尿等症狀。上述各樣症狀極易與女性私密處感染發炎症狀相似,若無定期安排檢查就容易被輕忽!


子宮頸癌形成主因是由於婦女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但通常感染狀態不是永久性,大多數不需特別治療,約有80%的感染者可在2年內自行痊癒。但若持續感染高危險性病毒型HPV(例如HPV-16、18、31、33、45、52或58型),子宮頸細胞便會容易發生癌化。 但發展生成為子宮頸癌的過程通常需要10至20年,若是能及早發現,預後較佳。子宮頸癌早期(第0~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0%、第2期為67.3%、第3期為57.3%,但如果是到第4期僅餘21.1%。


未進行篩檢 風險高出3.4倍


為何子宮頸癌預後佳,卻仍為女性的隱形殺手?主要是因為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普及率;國內30歲以上婦女3年1次篩檢率由民國86年的35.3%提升至107年的50.5%。且依據日前國健署公布的2018年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30至39歲的女性接受篩檢比例又比較偏低。


國健署也曾分析36歲至69歲婦女篩檢情況比對癌症登記資料,以3年內曾做抹片檢查者為比較區分,3至6年未曾做抹片檢查者的罹癌增加風險約2倍、6年以上未接受抹片檢查者的風險再增為3倍,而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罹癌風險高達3.4倍。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葉筱芸主任醫師提醒所有婦女同胞「6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篩檢方式簡單且快速,有性經驗或30歲之後的女性,應定期每年接受檢查。同時,加上適合的骨盆腔影像檢查(超音波、磁振造影),以因應子宮頸較上端的子宮頸癌是以抹片檢查較難偵測出的,甚至是更難以察覺的子宮癌和卵巢癌。


更多NOW健康報導
▸脈衝光不只用來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近來網路廣為流傳「用麻油炒菜,能有效補充木質素,有利抗氧化、防癌、降低膽固醇」的說法,讓不少婆婆媽媽趨之若鶩。但以麻油入菜,真的能發揮這麼厲害的保健作用嗎?就請專業營養學教授,教我們芝麻到底要怎麼料理,才能吃出高CP值吧! 吃芝麻健康好處多 中西方觀點報你知 芝麻醬、芝麻糊、麻油……,華人以芝麻入菜...

閱讀詳情 »

網路熱搜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有一對網路人氣不遑多讓的寶貝女兒韓冰和韓青。近來媒體報導,姐妹兩人愛好美食,卻能維持窈窕身材吃不胖的秘密武器,正是愛喝酪梨牛奶。尤其韓冰在臉書PO文自製愛心酪梨牛奶給妹妹喝,看出姐妹情深。營養師表示,喝酪梨牛奶減肥要注意時間與分量,另外,酪梨籽不要扔,自製酪梨籽水同樣能幫助...

閱讀詳情 »

因著不當姿勢、退化等因素,造成肩頸部位疼痛,甚至壓迫神經造成肢體麻痛、無力等案例屢見不鮮,在治療上,傳統「融合手術」雖可改善症狀,但恐一輩子就失去了關節原有的活動度。針對這項缺點,臨床上有「活動式人工椎間盤」可供選擇,病人術後滿意度相當高,尤其適合年輕患者。(影音/攝影江旻駿) 一名45歲女性日前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生!我大腸癌晚期還可以活多久?」是許多癌友迫切疑問,因癌症之首大腸癌平均每天奪去16條人命。針對治療晚期腸癌,北醫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冠德強調,前線藥物是增加存活率,後線藥物則在於提升生活品質。隨健保給付更多新藥,癌友能活更久、更有尊嚴,千萬別放棄。腸癌每34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