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沒時間做子宮頸癌抹片篩檢,婦產科醫師籲HPV自我採檢!同為女性的婦產科醫師張建玫表示,台灣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然而20-30歲族群沒有受到保護,且有些女性害羞、工作太忙,或候診時間長,沒法每年做抹片檢查,很適合「HPV DNA自我檢測」,在家中簡單操作,配合抹片檢出率逾9成,檢查報告還可直接線上查看,即早發現及早治療。

99%子宮頸癌 人類乳突病毒惹禍

99%子宮頸癌都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其高風險病毒約有14種,其中以16、18型會導致70% 以上的子宮頸癌。張建玫醫師解釋,HPV是一種很小的DNA病毒,如果感染之後持續存在子宮頸,會引起子宮頸的細胞病變,最後演變成子宮頸癌。

HPV主要傳染原因是透過性行為,與人類的黏膜組織接觸而感染,女性終其一生感染的機率高達8成。她強調,許多年輕女性或中年婦女,認為自己和伴侶都是彼此的單一性伴侶,不會感染病毒,即使如此,仍然有感染風險。

預防子宮頸癌 自我採檢不害羞

子宮頸癌怎麼預防?張建玫醫師指出,首先可以透過疫苗,市面上子宮頸癌疫苗有3種,預防效果約達70%。另外,子宮抹片檢查有六至八成篩檢率,可以提早發現子宮頸病變,減少死亡率。但是也有偽陰性的問題,也就是子宮頸已經異常了,但報告還是正常。

因此,抹片檢查可同時搭配「HPV DNA篩檢」,可增加篩檢的精準度,如果女性太忙、太害羞而害怕被內診,很適合聯絡醫療院所領取「HPV DNA自我檢測」,在家中自我採檢。

「自採」配合「抹片」 偵測率達95%

本身為醫療人員的A小姐,因為與同事熟悉,太害羞所以不敢內診,在醫師建議下使用「HPV DNA自我檢測」,竟篩檢出子宮頸癌最高風險的人類乳突病毒(HPV)16型,進一步陰道鏡檢後發現,已是子宮頸癌零期,張建玫醫師解釋,HPV持續感染數年後,子宮頸才開始病變,「抹片偵測到時子宮頸已經病變了,但HPV DNA篩檢則在子宮頸癌變變前,先偵測到病毒,可以提早預防和治療。」由於HPV是偵測病毒DNA,偵測率較高,「HPV自採」配合「抹片篩檢」,偵測率可提高近100 %。經醫生評估後,如果結果都正常,3至5年再篩檢即可。


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家中自採難不倒 報告直送好方便

「HPV DNA子宮頸癌自我篩檢」怎麼操作?醫師說明,應先將自採棒前端的棉棒伸到陰道的深處,深度可參考棒上刻度,然後輕旋1-2圈,沾到陰道的黏液即可,再把自採棒抽出,與檢體罐內保存液體攪拌,丟棄棉棒並鎖緊罐蓋,將檢體以原包裝寄回檢驗單位,報告會寄回家中或可線上查詢。此外,如果沒有沾到子宮頸組織,報告會顯示細胞不足或和採檢量不足,不用擔心自採有誤影響結果。以目前送檢狀況來看,所收檢體之採檢量均為足量,代表一般女性自我採檢相當簡易。

子宮頸癌治癒率高 醫籲定篩沒煩惱

張建玫醫師呼籲,子宮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極高,5年內存活率超過90%,是少數能透過篩檢方式就能找出致病源的癌症,婦女應定期檢測。病例中的A小姐因即早診斷治療,適當切除子宮頸後,後續抹片篩檢結果顯示子宮頸細胞正常,治療後,她甚至還成功受孕,並且順利自然產下小寶寶。

【延伸閱讀】

抽血健檢前 你用的採血器材安全嗎?

讀懂腫瘤基因  「液態切片」讓癌症無所遁形

全方位「基因晶片檢測」 助早期發現胎兒罕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呃~呃~」接二連三的打嗝聲,不只讓人尷尬,更是令人難受!到底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特別容易打嗝?想要快速止住打嗝又該怎麼做呢?中醫師表示,導致打嗝發生的原因,除了和民眾吃太快、太急有關外;若排除上述因素,仍動不動就打嗝,就要當心可能是因為胃熱、胃寒、自律神經失調等體質問題所引起! 打嗝又稱「呃逆」 發生...

閱讀詳情 »

完美滿足四大條件的終極健康法「間歇式健走」 我們從歐美各國的預防醫學相關論文中,掌握到一個過去沒發現的邏輯,那就是「20世代後的體力衰退問題,是引發生活習慣病的主因,因此只要運動,特別是進行略為吃力的全身運動,就可有效預防生活習慣病」。 因此,我們針對每週落實四次,以略為吃力的速度連續快走30分鐘的...

閱讀詳情 »

景氣差,工作、家庭壓力兩頭燒,常讓人有情緒性肥胖的困擾。醫師指出,門診發現,近日因情緒性肥胖求診的人,大幅增加2成,其中女性多於男性,白領階級高於藍領階層,特別是情緒性飲食所引起的肥胖,讓人「瘦」不了。 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因情緒壓力所引起的肥胖,在不景氣的年代,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人際或兩性互動感到焦慮的朋友,原因不外乎『對自己沒有自信→互動的緊張、焦慮或挫折經驗→選擇退縮→對自己更沒有自信→累積更多挫折經驗』,其實難以分辨何者為因,何者為果,但很容易看到越來越退縮的惡性循環。人際互動很簡單 其實你很會諮商心理師楊瑞玉表示,不論是人際或兩性互動,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