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染疫重症風險高 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胎兒

孕婦染疫重症風險高 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胎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疫情嚴峻的今天,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外,接種疫苗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疫苗陸續進口、分配到各縣市進行規劃性施打作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孕婦,特別是在第一線承受感染風險、執行防疫工作的醫護或警消同仁,會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以及打了疫苗會不會對自己或肚子裡的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

孕婦可否打疫苗?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醫師於日前邀集數家醫學中心產科醫師專家,凝聚共識,發表關於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聲明,希望能幫助孕婦們對新冠肺炎疫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學會的聲明內容如下:

  1. 相較於沒有感染的孕婦來說,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會有比較高的風險惡化成重症、發生早產、以及新生兒入住加護病房。

  2. 根據國外逾3萬例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經驗,在孕期任何階段接種疫苗,並不會增加流產、胎兒畸形、早產、胎死腹中、或其他妊娠併發症的風險。

  3. 研究顯示,現有的疫苗都能夠提供適當的免疫保護力。基於迄今已發表的安全性報告,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如果有選擇的話,建議優先考慮mRNA疫苗(輝瑞/BNT或莫德納)。

  4. 孕婦接種疫苗前,應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的利益、風險、以及注意事項,並理解相關醫療指引可能因新的醫學證據而做調整。

國外超過3萬名孕婦打新冠疫苗 無孕期相關更高風險

學會秘書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婦產部詹德富醫師表示,目前所有新冠肺炎疫苗雖然都是緊急授權使用,尚無長期安全性的資料,但是國外許多專科學會或組織,例如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都指出,備孕、懷孕、以及哺餵母乳並不是施打疫苗的禁忌。尤其國外已經有超過3萬名以上孕婦接種過新冠肺炎疫苗,並沒有發現比沒有接種疫苗的孕婦出現更高的風險發生早產或其他懷孕併發症。就算在懷孕初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也沒有比較高的機會會出現胎兒先天畸形或流產的情況。甚至有研究報告顯示,孕婦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特別是在第三孕期施打的人,可以在新生兒身上測到保護的抗體,可能對新生兒可以產生防護作用。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黃建霈醫師說,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比沒有懷孕的婦女惡化成重症的機會更高,也就是入住加護病房、需使用呼吸器或葉克膜維生的風險都比較高,尤其是高齡、肥胖、或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子癲前症等併發症的孕婦,是發生重症的高危險群。所以在疫情流行的時候,更應該考慮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這一點對在第一線工作的醫護防疫人員、或是工作上必須經常接觸不同人群的孕婦來說更為重要。在將來疫苗較為足夠時,政府可以考慮將孕婦也列為優先接種疫苗的族群之一。

40歲以下的孕婦 先考慮輝瑞/BNT或莫德納

台大醫院婦產部施景中醫師指出,孕婦施打新冠肺炎的副作用與其餘健康人相似,例如發燒,肌肉酸痛,倦怠感(類似流感),一般1至2天內會消失,可服用普拿疼來緩解。一般來說,發燒雖然是無害症狀,但發燒太高或持續過久,都有可能影響胎兒,因此若未緩解,應立即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AZ疫苗的施打在英國系統有很好的經驗,但仍有非常罕見的血栓風險(百萬分之六,一般在注射後4至26天出現),如果有其它疫苗選擇,40歲以下的孕婦應先考慮使用(輝瑞/BNT或莫德納)。假使注射AZ疫苗後,產生嚴重頭痛或腹痛,服用普拿疼後也無法緩解,應就醫尋求協助。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鄭欣欣醫師表示,最近這一、兩星期疫情急速加劇、疫苗的話題又吵得火熱,讓許多孕婦,尤其是醫院裡懷孕的員工,都感到非常的焦慮,頻頻詢問有關接種疫苗的必要性與安全性等相關問題。在得知周產期醫學會提出關於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說明後,鄭醫師欣慰地說,這讓婦產科醫師有更堅定的立場對孕婦說明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重要性。

洪泰和醫師強調,孕婦要不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應該視個人情況,評估過可能的風險和好處後再施打。如果有疑問的話,也可以和醫生討論過後再做決定。

【延伸閱讀】

懷孕打新冠疫苗安全嗎? 醫:孕婦施打可提升胎兒防護力

心臟瓣膜忘服抗凝血藥險喪命 長輩應慎選瓣膜種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一名48歲的劉小姐因膽固醇過高,服用降膽固醇藥物近一年時間,最近突然出現下肢無力症狀,到神經內科檢查後發現是因橫紋肌溶解症導致。沒想到停藥後下肢無力情形仍未改善,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橋本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因而出現高膽固醇與四肢無力狀況;所幸患者在服用...

閱讀詳情 »

  水是維持身體運作最基本的物質之一,一個正常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喝2000C.C水,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不過水喝的越多,也代表著跑廁所的時間也會增加,若是職業為長時間沒有廁所在身邊的工作者,為了避免跑廁所,他們的飲水量基本都不會多,長久下來反而對身體不好。但是正常喝水又沒地方排泄,實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國際疫情通報資料顯示,沙鳥地阿拉伯有一匹駱駝證實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這是第一起動物感染此病毒的病例。疾病管制署呼籲民眾,前往中東地區旅遊時,最好避免騎駱駝,也應避免接觸駱駝的唾液及排泄物,以免感染。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國內登革熱確定病例,共新增24例本土病例,再創今年新高!新增病例以屏東縣14例最多,其次為高雄市9例及台南市1例,另外也新增6例境外移入及1例登革出血熱病例。疾管署表示,目前正值疫情高峰期,顯示疫情嚴峻且有擴散趨勢,民眾應多加防範。今年流行季截至11月1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