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台中36歲許小姐身形較為福態,懷孕後固定於外院產檢,但34周時因出現血壓高、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緊急送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診,診斷為子癲前症。因狀況緊急,所幸給予藥物降血壓、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狀況漸趨穩定,並立即安排引產,所幸母子均安渡過險境。

 

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魏沛秝解釋,子癲前症是因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常見於初產婦、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等孕婦。許多患者初期沒有自覺症狀,但當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全身水腫不退、體重過度增加等,代表症狀已逐漸惡化,恐損及孕婦器官及寶寶生長,需透過引產才能避免危及母嬰健康。

 

為預防子癲前症發生,產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孕婦於懷孕11至13周又6天時接受子癲前症篩檢,檢查項目包括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UTPI)、抽血檢查母親血液中血漿蛋白(PAPP-A)和胎盤成長因子(PlGF)數值,和母親病史及血壓量測,可有效篩檢出90%以上會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高風險孕婦。

 

魏沛秝提到,經篩檢若屬早發型高風險孕婦,可於懷孕16周左右,每日服用100毫克阿斯匹林,能有效降低50%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風險,但若於16周以後才接受治療,恐只能降低20%的發生率。

 

魏沛秝呼籲,若屬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飲食上可減少鈉的攝取,並多吃含鉀蔬果,可協助心血管舒張,有效調節血壓,並定期追蹤血壓、控制體重,產後因比一般人有較高機率罹患心血管疾病,故仍需控制體重,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子宮超音波檢查,有助於了解胎兒狀態,能降低生產風險。(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asasa0714 下同 拔火罐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健康、最原始的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的方式,很多人在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拔拔火罐,也知道拔完火罐後身上會留下一些罐印,但看看也就過去了,沒放在心上。熟不知,拔火罐的過程並不是最重要的,最害怕的是留在你身體上的罐印都代表了你...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ptt01下同)   雙腳每天帶著我們走遍大街小巷,讓我們行遍萬里路,但你有關心過自己的雙腳嗎?   其實很多健康問題都會反映在雙腳身上,只是平常我們都沒注意到而已,像是指甲內嵌、發炎、起水泡或痛風等病症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幸運的是,平時有許...

閱讀詳情 »

毋庸置疑,人的睡眠是最完整、最系統、最有效的休息方法,也是科學養生的重要內容。但如果,忽略了睡眠中的一些細小事情,會對健康不利,甚至會讓你短命幾十年。(圖片擷取自wikihow)       1 戴「表」睡覺     有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睡覺,這不僅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