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台中36歲許小姐身形較為福態,懷孕後固定於外院產檢,但34周時因出現血壓高、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緊急送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診,診斷為子癲前症。因狀況緊急,所幸給予藥物降血壓、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狀況漸趨穩定,並立即安排引產,所幸母子均安渡過險境。

 

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魏沛秝解釋,子癲前症是因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常見於初產婦、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等孕婦。許多患者初期沒有自覺症狀,但當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全身水腫不退、體重過度增加等,代表症狀已逐漸惡化,恐損及孕婦器官及寶寶生長,需透過引產才能避免危及母嬰健康。

 

為預防子癲前症發生,產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孕婦於懷孕11至13周又6天時接受子癲前症篩檢,檢查項目包括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UTPI)、抽血檢查母親血液中血漿蛋白(PAPP-A)和胎盤成長因子(PlGF)數值,和母親病史及血壓量測,可有效篩檢出90%以上會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高風險孕婦。

 

魏沛秝提到,經篩檢若屬早發型高風險孕婦,可於懷孕16周左右,每日服用100毫克阿斯匹林,能有效降低50%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風險,但若於16周以後才接受治療,恐只能降低20%的發生率。

 

魏沛秝呼籲,若屬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飲食上可減少鈉的攝取,並多吃含鉀蔬果,可協助心血管舒張,有效調節血壓,並定期追蹤血壓、控制體重,產後因比一般人有較高機率罹患心血管疾病,故仍需控制體重,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子宮超音波檢查,有助於了解胎兒狀態,能降低生產風險。(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現代人對3C產品依賴成性,長時間用眼過度,導致許多眼疾年輕化,黃斑部病變等疾病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說到護眼,民眾第一個就想到「葉黃素」,但事,現在許多人更關注「蝦紅素」的護眼功效,究竟,堪稱護眼高手的蝦紅素是什麼呢? 護眼高手─蝦紅素 蝦紅素,也稱蝦青素、變胞藻黃素,...

閱讀詳情 »

日本石原結實醫師提及「癌細胞怕熱」的觀念。他認為,現在醫學已非常進步,醫師也愈來愈多,癌症卻依然有增無減,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現代人普遍體溫低下,因人體體溫降至35度時,正是癌細胞最活躍繁殖的時候,反之,當體溫達到39.6度以上時,癌細胞就會全部死掉。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

閱讀詳情 »

  1. 吃魚有助於預防早產 醫院裡經常出現孕婦早產的現象,這就提醒著我們的孕媽們在孕期要好好的預防早產情況的出現。孕婦孕期多吃魚是個很好的預防早產的方法。魚中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這種酸能延長妊娠期,防止早產的出現。孕婦孕期多吃魚,生下的嬰兒足月,嬰兒也更健康強壯。 &nbs...

閱讀詳情 »

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性命攸關的大事,接下來要說的這個產婦,她的經歷讓我感覺生命有時會如此之賤,母子兩條性命,在公婆眼裡竟然還抵不上5000塊錢。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產婦楊某因為羊水早破被送到醫院,陪同家屬有丈夫、公婆、婆家姨(婆婆的妹妹)以及楊某的娘家媽媽。楊某的孕期已滿37周,但是胎位不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