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孕媽咪必看!懷孕增重別飆破14公斤 防孕吐早餐吃這類食物有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孕媽咪別以為懷孕就是要多吃!營養師提醒,重質不重量、養胎不養肉才能真正讓媽媽和寶寶得到足夠營養,尤其,國健署資料顯示,孕期以增加10到14公斤為宜,若體重過重反可能會造成孕婦及胎兒健康疑慮。而懷孕初期想減少孕吐,早晨可吃些全穀類食物,像地瓜、馬鈴薯;懷孕後期不想水腫,則要避開加工類食物及醃漬類高鹽分食物。

國泰健康管理資深營養師王盈堤表示,準媽媽的體重得控制在理想範圍內,不過即使孕前體重過重,也不適合減重,因為,如果孕婦刻意節食,可能造成營養素和羊水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準媽媽一天的熱量需求到底要吃多少?依照國健署針對孕期三階段的建議,懷孕初(1到12周)1950大卡、懷孕中期(13到28周)及後期(29到40周)2250大卡。

王盈堤指出,在懷孕初期可能會有孕吐或噁心嘔吐等不適現象,建議早晨吃些全穀類食物,像是地瓜、馬鈴薯或雜糧饅頭,避免一早空腹攝取飲品;而豆漿或牛奶盡量在兩餐間攝取,以少量多餐、多選低脂的食物為主,例如魚類或豆腐,可補充足夠葉酸攝取菠菜、空心葉等綠色蔬菜,預防胎兒神經受損。

一進入懷孕中期,孕媽咪身體狀態會較為舒適,也容易造成胃口大開。這些飲食重點就要注意三餐均衡分配,各類食物都要攝取適量。此外,孕媽咪容易出現便秘或脹氣,膳食纖維的攝取也要重要,每餐得有半碗以上且多種蔬菜及每天有2顆女生拳頭大的水果;每天攝取2000cc充足水分。

王盈堤說,懷孕後期為寶寶快速成長的時期,媽媽的負擔也相對變大,寶寶這個階段腦神經發育,可以透過媽媽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魚類,如鮭魚、鮪魚等而有幫助。而後期會陸續出現水腫、抽筋和貧血等症狀,應避開加工類食物及醃漬類高鹽分食物,可減少水腫發生;攝取足夠鮮奶、優格、小魚乾、黑芝麻等鈣質,有助減少抽筋症狀;補充含鐵質及維生素C的食物能預防貧血。

王盈堤強調,想要控制孕期體重,需了解各階段應增加的體重,還要視孕期狀況不同做飲食調整,可以尋找專業營養師協助,達到健康養胎不養肉的最佳狀態。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洋蔥不能和魚蝦一起吃? 食藥署給了答案:真的會腸胃不適!

洗潔劑殘留一樣有害! 北市揪2品牌「亂標示」最高可罰30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這項血癌治療研究結果可說是第一次新發現,而且是個大好消息。前幾日於芝加哥所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中,醫學專家們公佈,這是首次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所獲得十分罕見的成功。 參與研究的醫生群表示,這次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採用的是新細胞及基因療法,雖然仍屬於早期研究,研究對像...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加上習慣性外食,讓許多人都習慣以保健品來補足身體各類營養攝取,但,你真的需要保健品嗎?陳怡錞營養師表示,以保健品適當補充來彌補飲食當中不足或身體缺乏的部分,的確可避免長期營養失衡的現象;然而,先理性思考自己是否「需要」補充營養品,真的有需要再補充,才能真正把錢花在刀口上!  ...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疾病,目前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數據,2015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為4,680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形式,約占失智症病例的 60% 至 80%,在美國...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走一步路就痛得受不了,如廁、洗澡、起床,若沒人在一旁協助攙扶,那樣的痛苦,是常人很難體會的。 想當然,當膝蓋越來越痛,運動量必會減少,肌耐力隨之下降,未來想好好走路,變得更加困難。難道罹患退化性膝關節後,就不能運動了嗎?如果擔心加重病情,平常還能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