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媽咪產前注意8件事 順利迎接新生命到來

孕媽咪產前注意8件事 順利迎接新生命到來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首先恭喜各位孕媽咪,終於來到產前30天!爸媽見到寶寶的日子就在不久之後,內心既期待又高興的同時,也要提前準備好這8件事,以順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Check 1:產檢注意事項

 

孕期來到36周,產檢頻率變成每周1次,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指出,每次皆會觀察胎兒的體重變化、羊水量、胎盤位置、心跳,以及確認胎位。而後期還有1項重要的檢查是乙型鏈球菌篩檢,醫師會以專用棉棒,在孕婦的陰道口及肛門口採取檢體,做細菌的培養,約5至7天左右就能確認是否感染到此菌種。

 

Check 2:後期不適的解決辦法

 

懷孕期間,由於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加上子宮血液灌流增加,使陰道內的分泌物也會明顯增加。其中讓許多孕婦最難受的就是「恥骨聯合疼痛」由於懷孕時體內會分泌鬆弛素,使得身體的韌帶也跟著變鬆,這時肚子較大的孕婦,就能適時使用托腹帶,也不宜行走太長的距離,多休息、動作放慢,以解緩不適。

 

Check 3:食指南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諮詢科膳食供應組組長林郁茹提到,針對被告知體位過重,且胎兒過大的孕婦,一律須完全避開高油、高鹽、油炸類、高熱量等食物。有些孕婦產前就屬於體位過輕,肚中胎兒也連帶出現體重過輕的情況,會建議孕婦以均衡飲食為原則,並增加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取量,像是豆魚肉蛋類、起司、牛奶等。

 

Check 4:待產包

 

關於待產包第1個要準備的是看護墊,待產時鋪在床上,避免突然的破水或陰道出血弄髒床單;第2個是產褥墊,也就是產婦專用的衛生棉,其厚度約1至2公分,能吸收大量的惡露,第3個是陰道沖洗瓶,每次更換產褥墊,清洗會陰部能使用。住院期間,醫院會提供新生兒大部分的物品,因此孕婦只需先在家中消毒好寶寶出院時要穿的衣物、尿布及溼紙巾,以利出院時使用。

 

Check 5:生產場所及方式

 

若孕媽咪本身無特殊疾病,年齡屬於適育階段,且在產檢過程中無任何異常,選擇在診所生產也可以。但若是本身就屬於高風險族群,像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或是在診所進行產檢,發現前置胎盤、胎兒生長遲滯等,抑或是BMI值過高、第1胎有產後大出血等情況,則是建議直接選擇大醫院生產。

 

Check 6:分娩徵兆

 

陳奐樺醫師解釋,接近生產時子宮頸會逐漸軟化,這時出現1坨黏稠的分泌物中夾帶著鮮血、咖啡色,這才是「落紅」。破水所流出來的水應該是無色無味,且會一直從陰道流出。至於陣痛,則是會伴隨下墜感,除了腹部痛之外,後背部也會感覺到痠痛,出血量也會增加,陣痛還會因時間變得規律且頻繁,這時就表示可到醫院報到了。

 

Check 7:職場及月子期的準備

 

臺安醫院護理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王麗玲提到,準媽媽應了解請假規範,並在生產前思考產後是否要返回職場,並提前讓僱主知道。對於月子期的準備,王麗玲護理師強調「溝通很重要,想法要一致!」且在簽署相關文件時,看清楚附加條件,讓彼此都能獲得保障。

 

Check 8:哺乳先修班

 

王麗玲表示,產婦之所以容易感到崩潰,原因大多是對於哺餵母乳的不了解,像是本身乳房較平、乳頭較短的準媽媽,在第1次親餵時,寶寶容易含不上乳房而哭泣,就必須花更多時間的磨合。因此產前補充知識就很重要,在發生其它問題時,也能知道如何找尋對的資訊和諮詢對象。

 

編輯:詹舒婷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牛奶是主要補充鈣質的來源之一,但營養師調查發現,每千人中幾乎無喝牛奶習慣之民眾高達37%,其中有1/3以上的民眾喝牛奶會產生不適的症狀,因而對牛奶望之卻步,且「自覺」患有乳糖不耐症。實際上在此次調查中僅0.5%民眾曾被確診為乳糖不耐,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導致消化道不適尚待釐清。近年有研究指出牛奶中的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昨(19)日新增22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9,876例(含68,824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02人解除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已讓全球160多個國家停課,美國、愛爾蘭等國家提早結束實習,義大利應屆醫科畢業生甚至取消國家考試就直接應戰。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附設醫院日前透過視訊討論各國醫學生的臨床學習狀況,各國對高雄醫學大學實習生能如期實習,紛表羨慕。視訊防疫交流 各國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氣溫逐漸回暖,不少家庭紛紛開始收納冬衣、冬被,但對本身有過敏體質者而言,恐怕又得面臨整天眼睛紅癢、黑眼圈、狂打噴嚏以及鼻塞、流鼻水的惡夢。看不見的敵人 塵螨防不勝防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哲綸指出,氣溫逐漸進入春夏時節暖熱之際,門診陸續出現不少對室塵螨過敏的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