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季節交替 留意嬰幼兒呼吸道感染

季節交替 留意嬰幼兒呼吸道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36周早產女嬰,在出生15天後,突然出現臉色發黑、活力不佳的情形,緊急送醫檢查,確診為呼吸暫停及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肺炎。收治個案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陳麒年指出,女嬰經過插管、呼吸器治療後,已平安出院。她提醒家長,目前面臨季節交替,嬰幼兒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應更加留意。

陳麒年表示,有多種原因可能造成新生兒呼吸暫停,常發生在極度早產兒,因腦部呼吸控制中樞功能不成熟造成。通常引起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病原,多半是細菌或黴菌造成的菌血症;若有低血糖、低體溫、貧血或合併感染問題,抵抗力較低的嬰幼兒更容易出現呼吸暫停,可能危及生命。這位案例中所感染的肺炎,是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引起,是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毒來源。因此,家中成員有咳嗽、流鼻水或發燒,造成明顯呼吸道症狀,應洗手、戴口罩避免傳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好發於每年的2月到4月,或8月到10月間,被感染的嬰幼兒,會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早產兒和先天性心臟病病童,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感染後常需入住加護病房,或演變成嚴重肺炎,需插管及呼吸器治療。此外,早產兒經RSV感染後,出現呼吸暫停的機率,比足月兒高出5到10倍以上。

因此,針對出生周數小於或等於28周,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以及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幼兒,併有血液動力學異常者,可接種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預防感染;若家長聽到小孩有明顯呼吸雜音及喘鳴聲,可能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細支氣管炎,病情嚴重者,會有食慾下降、呼吸急促、低血氧、呼吸暫停,甚至變成需要插管治療的肺炎。提醒家長,若發現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3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20)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北部40多歲本國籍男性,1月25日至30日與家人前往泰國旅遊,2月6日至11日間陸續因喉嚨痛、出疹、骨頭痛等症狀數度就醫,醫院曾於12日通報登革熱及屈公病,雖該兩項檢驗結果陰性,但因檢出茲卡IgM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後健檢卻發現血脂步步高升?林經理長期服用降血脂藥,因大小宴席不斷,擔心自己的血脂飆高,因此同時大量食用市售訴求降膽固醇產品,想達到快速降低血脂的效果,沒想到卻出現肌肉無力、深茶色尿,被診斷出是橫紋肌溶解症,經治療後才改善。為此,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常見與降血脂藥產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尿路感染是許多女性的困擾,但吃下肚的食物,可能和尿路感染有關係!目前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吃素的女性得到尿路感染的風險,比吃葷食的女性來得低,研究刊登在《科學報告雜誌》(Journal Scientific Reports)。   首先要了解的是,大腸桿菌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已在中國延燒2個多月,武漢更是重災區,中國陸續召集各省醫護人員組織醫療隊前去支援,在前線醫護努力下,官方數字顯示疫情逐漸獲得控制。然而,2020年2月24日,一名前去武漢支援的廣東省護士,投書權威期刊《刺胳針》,透露當地第一線醫療血淚慘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