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半夜發燒怎麼辦? 正確使用退燒藥爸媽免緊張

孩子半夜發燒怎麼辦? 正確使用退燒藥爸媽免緊張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寶寶在夜裡發燒、哭鬧不休,該在第1時間就餵食退燒藥嗎?可以一邊服用退燒藥,一邊使用塞劑嗎?這是每個家長都曾有過的照護疑問。兒科醫師表示,只要依照使用規定,其實退燒藥物相當安全,但不可重複給藥,以免引發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表示,不少家長對於退燒藥有著錯誤迷思,擔心藥物可能傷肝傷腎,而拒絕讓孩子服用,改用冰枕、冰袋等物理性退燒方式,但效果有限。


有些家長則是緊張過頭,例如服藥之後,體溫降至37至38度卻認為無效,又讓小孩吃藥。有些孩子吃了退燒藥,過了半小時仍是高溫,家長又給了第2種退燒藥。陳俊仁說明,如果過度用藥,體溫可能低於35度以下,或引發藥物中毒。


退燒需要時間,陳俊仁解釋,口服退燒藥約需1至2小時才能發揮藥效,服用2次退燒藥之間最好間隔6個小時以上,至於服用劑量則應該依照仿單建議。


以Acetaminophen(24mg/mL)為例,這是為普拿疼成分,經由肝臟代謝,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也較為溫和,通常吃完藥後1小時內會退燒,每次服用劑量為體重一半的CC數,例如體重10公斤,每次服用劑量為5CC。


至於Ibuprofen(20mg/mL),則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退燒、止痛效果好一些,但較傷胃。若發燒超過39℃,每次建議服用劑量的CC數為體重一半,如果低於39℃,則僅需1/4體重的CC數。


此外,有些家長習慣使用退燒塞劑,1顆塞劑約含12.5mg Ibuprofen,13公斤以上的孩童1次約可以使用1顆,間隔8小時,可再使用1次。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幼兒口服退燒藥物時,家長應該注意藥物成分,如含有Acetaminophen,每次服用需間隔4小時以上,Ibuprofen則需間隔6小時以上,以免造成體溫偏低或腸胃道出血等症狀。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難以啟齒的隱疾「痔瘡」,多數成年人都有,根據成大醫院公布的報告,在台灣,痔瘡罹患率高達86%。痔瘡症狀各有不同,多數因為不會痛、沒有流血等較明顯症狀,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有痔瘡,還有患者其實已有自覺症狀,卻因為發病的部位讓人害羞,覺得尷尬、不願就診,或是有「痔瘡就是必須動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AI醫療教育論文登美國癌症年會!2019年美國癌症年會(ASCO)日前正在芝加哥盛大舉行,臺北醫學大學和IBM合作研究顯示,透過AI人工智慧來訓練醫學生的成效,顯著優於傳統訓練法,展現北醫結合人工智慧進行醫學教育的創新思維,受到國際醫界肯定。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台中66歲朱先生因喉嚨沙啞兩週,兩度赴診所拿藥卻不見效果,改至醫院檢查,透過內視鏡發現患者聲帶完全不會動,再安排X光檢查發現影像異常,立刻轉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診接受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嚴重胸主動脈瘤剝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建仁與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緊急安排主動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中65歲陳先生在建築工地上班,日前因從樹上摔下來,緊急被送到急診,經X光檢查意外發現,他的肺部有可疑小白點及肺積水問題,因而導致呼吸不順,一度懷疑是腫瘤作祟,為進一步確認病因,轉介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育生進行肺部手術切片,病理報告證實為「矽肺症」,幸好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