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失眠了  醫師:養成規律睡眠習慣

孩子失眠了 醫師:養成規律睡眠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成人常有失眠困擾,但你知道其實兒童同樣也有失眠問題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張哲虹指出,根據國際睡眠疾患診斷手冊第二版,兒童行為性失眠分成入睡連結型、限制設定型和混合型三種,其中像入睡聯結型多發生於6個月到3歲的兒童,主要因孩子常得父母抱著睡或吃著奶嘴才能入睡,若半夜醒來,也得用同樣方式才能再入睡,且常需耗費很長一段時間。

因失眠引起情緒問題 應盡快尋求協助

若為限制設定型,則多發生於3歲以上兒童,因孩子未養成規律睡眠習慣,或父母有困難給予適當的限制等因素造成,至於當兩種型態同時出現時,就為混合型,孩子可能會拒絕睡覺,且醒來時也須在父母安撫下才能再入睡;張哲虹臨床心理師表示,若孩子每周超過3天且連續3個月以上,重複出現類似問題,甚至已造成孩子或家長有嗜睡、情緒易怒等情況出現,就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建立規律作息時間 助孩子遠離失眠

不過家長也不需太擔心,根據研究發現,兒童失眠問題通常是行為制約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只要透過適當環境及行為改變,就能明顯改善孩子睡眠;張哲虹臨床心理師表示,家長除了可為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也可在睡前安排一系列平靜的活動,像是喝奶完刷牙,接著上廁所再睡覺,並可提供像小被子等安全性依附的物品。

睡前遠離3C產品 助孩子一夜好眠

另外,應避免孩子在睡前使用3C產品,也要避免孩子攝取含有咖啡因的巧克力或可樂等,並與孩子訂定行為約定,只要透過簡單的生活改變,就能逐步改善孩子失眠問題;張哲虹臨床心理師呼籲,若透過生活改變,仍無法解決孩子失眠,恐是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所導致,這時建議家長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甚至由醫師轉介臨床心理師,透過進一步諮詢與評估,幫助孩子一夜好眠。

【延伸閱讀】注重養身子宮肌瘤仍上身? 陳保仁醫師幫你解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牙齒矯正是利用固定式或活動式的矯正裝置,將不整齊的牙齒或不正確的咬合關係,改善到最佳狀況。當完成牙齒矯正治療、拆除矯正裝置後,在失去矯正器及矯正線作用施力之下,患者可能因牙齒咬合、牙周組織、肌肉咀嚼力、不良口腔習慣等因素,造成牙齒移位,因此矯正完成後,患者仍須配戴成形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跟所有醫療院所一樣,牙科診所牆上也貼著新冠肺炎警告標示,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牙科診所必須有適當通風設備,才能降低病毒在密閉環境散播的風險。 台大醫院感染科教授黃立民指出,看牙確實是高風險傳染,建議牙科醫師,應該改善診間抽風設備,在收治病人之前,一定要先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高雄報導】畢業季加上疫情衝擊影響,許多社會新鮮人湧入求職市場,為了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臉部氣色、皮膚狀態等都是博取面試官良好第1印象的關鍵。臉上肌膚冒出斑斑點點,或是出油冒痘痘後遺留生成的痘疤,都令不少愛美女性困擾。現今醫美保養蓬勃發展,坊間各式各樣雷射方式訴求能在短時間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一對夫妻因結婚四年始終未有好消息,前往台北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進行不孕症檢測,經檢查結果發現,夫妻倆不孕原因竟是因為先生小囿(化名)患有無精症。小囿今年30歲,正處於體力旺盛的青壯年階段,得知自己是無精症患者後受到了打擊,更擔心即便透過人工生殖成功得子,若孩子為男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