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筷子 有助遠離肥胖風險

  許多孩子學吃飯時,拿著湯匙將食物往嘴巴送,進食總顯得狼吞虎嚥,研究發現,正確使用筷子,不僅夾菜省力,還可以減少孩子用湯匙吃東西導致快速用餐,成為胖小子的風險大增。

  筷子是國內重要傳統飲食文化,但董氏基金會107年調查指出,國內各縣市並未重視學校午餐時間用筷子的飲食教育,孩子在午餐時較常使用湯匙、叉子。此外,同樣以筷子為主要用餐器具的日本也有相同問題,調查發現,近年來,能夠正確使用筷子的日本人越來越少,18歲以上僅54.2%,高達93.8%兒童無法正確使用筷子。

  事實上,用筷子吃飯好處多多,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從生理及發育等觀點來看,以筷子用餐,有益於孩子手掌肌肉與耐力發展,也助於訓練手部精細動作。此外,孩子常以湯匙用餐,則容易狼吞虎嚥,而提高肥胖等慢性病肥胖風險,如果習慣用筷子吃東西,孩子就能從從細嚼慢嚥中品嘗食物的美味。

  研究就指出,筷子可以減少狼吞虎嚥的機會,對於穩定血糖有益,另1項針對學童的相關研究則發現,學童使用筷子的穩定性與語文類學習成效呈顯著相關。再者,孩子在學習如何正確拿筷子的過程中,也能夠瞭解傳統飲食文化,以及使用的重點與注意事項,避免用餐時做出失禮的行為,而影響他人觀感。

  台北國際禮儀協會講師朱立安提出了用筷子的5大禁忌,包括將筷子含在口中、將筷子當作牙籤、用筷子指別人、將筷子直插在碗中、用筷子敲擊碗盤。正確拿筷子用餐方法為,勿使用太長或太短的筷子,拿筷子時筷尖齊頭,筷子頭部露出手部約1公分長度。拇指前端輕輕固定在食指第2指關節前方。筷子下側1根固定不動,僅動上側筷子。

相關推薦

2年前,74歲的黃女士陪孫女一起玩,用手遮住自己的左眼時大驚失色,因為右眼一片漆黑,竟然什麼都看不見。經轉診至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後,黃子倫醫師推測阿嬤的視神經出了問題,透過磁振造影檢查,確診1顆腦膜瘤緊緊裹住黃女士右眼視神經位於眼窩的1段,導致其視神經功能受到影響。 黃子倫指出,視神經鞘腦膜瘤是非...

閱讀詳情 »

58歲的王阿嬤樂觀開朗,喜歡跟著鄰居好友一起唱歌、運動,搭乘遊覽車進香參拜。不過,最近1、2年卻成了宅嬤,不想外出,因為好幾次嚴重氣喘發作,咳嗽、喘不過氣及呼吸困難,1年內因此掛了4次急診,甚至一度住進加護病房。 加上最近天氣溫差變化大、空氣品質較差,王阿嬤至附近菜市場買菜時,光吸到汽機車排氣空汙...

閱讀詳情 »

晚睡的人該注意了,現在澳洲有項研究認為,習慣晚睡的夜貓族和早睡早起的人比起來,反應會比較遲鈍,且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白天的時候更容易疲倦,研究刊登在《睡眠雜誌》(sleep)。 澳洲蒙納士認知與臨床神經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說明,團隊對夜貓族和早睡早起的人,都做了能力測驗和調查問卷,研究早上8點到晚上8...

閱讀詳情 »

30歲蔡小姐上班時必須緊盯電腦螢幕,最近同事覺得她怪怪的,常拿著軟布、清潔液整理螢幕,原來她認為電腦螢幕上常有不少黑點,應該是螢幕髒髒的,沒擦乾淨,但同事幫著找髒點,卻沒發現異狀,建議她至眼科就醫。 蔡小姐擔心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經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日後可能因為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