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用的手術耗材是幾手貨? 媒體揭發醫界秘辛

  根據媒體踢爆,許多醫院重複使用1次性手術耗材,其中還包括醫界龍頭台大醫院,該現象存在已久,不少患者完全不知自己所用的開刀耗材竟是第二手,有些還可能是第十手。

  以俗稱「雙極電外科器械」為例,這屬於1次性使用手術耗材,外包裝上清楚寫著「single use」,表示僅限於單次使用,但許多醫院卻在消毒殺菌後重複使用,而成為醫界不能說的秘密。

  1套「雙極電外科器械」進價約3萬元,但健保署醫材比較網上卻出現奇特現象,在使用此耗材的77家醫院中,竟有32家售價低於2萬5千元;其中8家醫院低於8千元,而台大醫院更只需6875元,顯示重複使用。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廷貴指出,該院確有手術器械重複使用,但出發點為器械單價較高,造成患者經濟負擔,為此,內部委員會審查少數醫材器械,允許重複使用2次至5次。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自費醫材收費標準由各醫院自訂並呈報地方主管機關核定,非健保給付範圍。而健保自費比價網為落實資訊公開而建置的平台,相關訊息皆由各院所自行上網登載,醫材仿單上若清楚寫明「1次性使用」,各院所就應該遵循。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1次性使用醫材只能使用1次,如拋棄式針頭等,如果醫院或醫師明知有疑慮卻違法重複使用,可依醫療法跟醫師法開罰。如果醫院明知使用二手醫材,卻欺騙病人使用全新醫材,就有詐欺的問題。

  有醫院宣稱,為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對於自費之1次性使用昂貴醫療器材,經嚴格消毒程序並事前告知病患之情形下再使用。衛福部則表示,過去對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以藥品為例,應符合下列原則:(一)基於治療疾病的需要及使用正當性。(二)需具備科學證據。(三)應據實告知病人。

  部分醫院重複使用1次性醫材,經消毒程序,且在醫院委員會嚴格管理,也有告知同意病人。石崇良指出,對於仿單註記為1次性使用之昂貴醫療器材,是否可適用上述原則,將於2周內邀集相關醫學專業團體及消費者代表開會討論,訂定1次性使用醫療器材使用規定,以確保病患最大利益。

相關推薦

日本提供台灣近124萬劑AZ疫苗,12日起分階段陸續配送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或指定醫療院所,將於明天全台開打,各地嚴陣以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針對AZ疫苗施打相關事宜與國內最新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將於會上說明。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帶您掌握最新訊息。根據指揮中心13...

閱讀詳情 »

印度最近疫情稍微降溫,當局宣布從今天(14號)開始,首都新德里有條件解封,包含地鐵恢復一半運量,市場商店正常營業,餐廳一半座位開放內用等,預計先試行一週。同樣疫情趨緩、韓國也從今天起,放寬運動賽事與演唱會相關限制。(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中國湖北氣爆12人死 習近平下令徹查究責 高雄...

閱讀詳情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透露,未來可能拒絕審查和處理新冠肺炎的疫苗緊急授權申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國產疫苗未來會透過WHO的免疫橋接計畫、大規模第三期臨床試驗,爭取國際認同。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月25日透露未來可能拒絕審查和處理COVID-19疫苗EUA的申請。對此,...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稍有趨緩,今新增185例本土,其中台北市降到42例。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近期新增確診數下降有2原因,一是病例減少,二是遇上端午連假而出來快篩的人變少,後續要觀察陽性數目有無變化。柯文哲也直言,「快篩站去做社區普篩的效果越來越差」,他要改變戰術,用精準篩檢找出確診者,否則在疫苗來之前,三級警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