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用的手術耗材是幾手貨? 媒體揭發醫界秘辛

  根據媒體踢爆,許多醫院重複使用1次性手術耗材,其中還包括醫界龍頭台大醫院,該現象存在已久,不少患者完全不知自己所用的開刀耗材竟是第二手,有些還可能是第十手。

  以俗稱「雙極電外科器械」為例,這屬於1次性使用手術耗材,外包裝上清楚寫著「single use」,表示僅限於單次使用,但許多醫院卻在消毒殺菌後重複使用,而成為醫界不能說的秘密。

  1套「雙極電外科器械」進價約3萬元,但健保署醫材比較網上卻出現奇特現象,在使用此耗材的77家醫院中,竟有32家售價低於2萬5千元;其中8家醫院低於8千元,而台大醫院更只需6875元,顯示重複使用。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廷貴指出,該院確有手術器械重複使用,但出發點為器械單價較高,造成患者經濟負擔,為此,內部委員會審查少數醫材器械,允許重複使用2次至5次。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自費醫材收費標準由各醫院自訂並呈報地方主管機關核定,非健保給付範圍。而健保自費比價網為落實資訊公開而建置的平台,相關訊息皆由各院所自行上網登載,醫材仿單上若清楚寫明「1次性使用」,各院所就應該遵循。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1次性使用醫材只能使用1次,如拋棄式針頭等,如果醫院或醫師明知有疑慮卻違法重複使用,可依醫療法跟醫師法開罰。如果醫院明知使用二手醫材,卻欺騙病人使用全新醫材,就有詐欺的問題。

  有醫院宣稱,為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對於自費之1次性使用昂貴醫療器材,經嚴格消毒程序並事前告知病患之情形下再使用。衛福部則表示,過去對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以藥品為例,應符合下列原則:(一)基於治療疾病的需要及使用正當性。(二)需具備科學證據。(三)應據實告知病人。

  部分醫院重複使用1次性醫材,經消毒程序,且在醫院委員會嚴格管理,也有告知同意病人。石崇良指出,對於仿單註記為1次性使用之昂貴醫療器材,是否可適用上述原則,將於2周內邀集相關醫學專業團體及消費者代表開會討論,訂定1次性使用醫療器材使用規定,以確保病患最大利益。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青少年第一次嘗試吸菸之後,多達3成從此甩不掉!國健署最新2019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發現,一旦開始嘗試吸菸後,國中生有30.8%、高中職學生有38.5%仍延續有吸菸的行為。而問起第一次開始吸菸的原因,排行榜前3名中居然有不少只是因為「別人吸跟著吸」。 國健署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出現異狀,千萬不要輕忽大意。一名40歲女性就摸到乳房硬塊卻不在意,直到平常有整脊習慣的她,一次趴下整脊時發現腫塊已經變大壓迫乳房這才就醫,檢查發現超過7公分大小的腫塊不但是乳癌,還已經合併有骨頭及肺部轉移了。 收治病人的奇美醫學中心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陳明鎮表示,...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將於3月27日假新北市立圖書館蘆洲集賢分館舉辦「大流行的年代:認識網路成癮」衛教講座,邀請民眾一同來認識因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新興文明病,由專業醫師教您如何改善生活,擁抱健康的人生。 隨著行動裝置及網路的普及,逐漸改變了人們生活及相處的方式。現今是人人...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將於3月27日假新北市立圖書館蘆洲集賢分館舉辦「大流行的年代:認識網路成癮」衛教講座,邀請民眾一同來認識因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新興文明病,由專業醫師教您如何改善生活,擁抱健康的人生。 隨著行動裝置及網路的普及,逐漸改變了人們生活及相處的方式。現今是人人皆有手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