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普遍牙齒咬合不正 家長應正視矯正問題

孩子普遍牙齒咬合不正 家長應正視矯正問題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許多小朋友都有暴牙、戽斗、咬合不正等問題,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牙醫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蔡玉鈴提醒,家長必須慎重面對,否則除了影響發育,還可能因此自信心受創,產生自卑感、不安等心理障礙。

 

1名呂姓男學生,有嚴重咬合不正問題,牙齒排列擁擠且往前發展,變成暴牙,常被同學取不雅的綽號而身心受創,至牙科門診檢查,歷經2到3年的矯正,面貌變得相當清秀,還可盡情享受美食。

 

蔡玉鈴說明,該名高中生長期牙齒向外延伸暴出且深咬,下顎後縮造成咬合干擾,無法正常咀嚼進食,也因為這樣無法做好口腔清潔,以致造成牙齦發炎,有多顆蛀牙。一旦牙齒排列擁擠,容易讓食物殘渣堆積在牙齒之間,因清潔不易提高蛀牙、牙周病等發生率,也容易出現咬合或牙齦外傷等問題。

 

蔡玉鈴進一步解釋,前突的門牙或排列偏離到正常齒列以外的牙齒,相對容易受到外傷碰撞而斷裂,也常會咬到嘴唇或臉頰,而造成口腔黏膜受傷。值得注意的是,咬合不正不僅會造成顳顎關節發育異常,也會影響發音及咀嚼功能,甚至引起腸胃功能障礙。暴牙、戽斗的外型容易受到同儕的嘲笑,影響人格發展及人際關係。

 

蔡玉鈴強調,咬合不正不是病變而是發育問題,如果有暴牙等牙齒排列不整齊問題,應該盡早治療,接受矯正,才能恢復牙齒應有功能,增進自信心。牙齒矯正之後,可以大幅減少牙齒外傷的機率,改善發音及講話漏風等問題,進而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有助腸胃吸收。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為見證糖尿病友成功控糖、樂活自在的堅毅之美,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日前協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在台北舉辦「糖友嘉年華」活動,邀請控糖達人分享自身經驗,傳達「與病為友」的正確觀念,並號召千名糖友相聚一堂,且期許糖友以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一名84歲的曾先生,在接受過膀胱癌刮除手術後,感到最近在稍做活動之後,變得越來越喘,同時也有輕微胸痛的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為肺動脈阻塞,在接受血栓溶解治療後,即康復返家,現定期門診追蹤中。收治這位曾先生的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謝至嘉表示,經電腦斷層血管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人類若是心跳停止,4分鐘後腦細胞就會開始壞死,即使幸運搶救回復自主心跳,但可能已留下永久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一般小兒科主任王玠能表示,現在最新的「低溫療法」為這類病患帶來新契機,過去2年成大醫院兒童重症科成立Cool Kids小組,已針對13位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抽菸真是害人不淺!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若是有抽菸,則要平均少活14.4年;該項研究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依據美兆健檢資料庫所做的研究分析,並於今天在國際健診學會(IHEPA)台北年會開幕首日的「兩岸健康促進論壇」上發表。溫啟邦教授根據1994年起美兆6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