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暴牙、戽斗恐遭校園霸凌 齒顎矯正應把握黃金期

孩子暴牙 戽斗恐遭校園霸凌 齒顎矯正應把握黃金期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吃東西時靠咀嚼品嚐食物口味、口感,這是再平凡簡單不過的生理動作,但對於齒列不整的人來說,好好享受美食只是夢想,進食只能切成細塊後囫圇吞棗,感受不到食物咀嚼的口感。牙科醫師表示,透過齒顎矯正能重建信心,提高生活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每10人就有7人有不同程度的齒顎不整,在歐美國家平均每3至5人即有1人接受過齒顎矯正治療,在台灣因矯正費用昂貴,而較少人願意矯正。

 

調查指出,中小學生在學校遭到霸凌,大多與身體外貌有關,例如:暴牙、戽斗、肥胖等。臺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鄭信忠提醒家長,孩子在幼兒階段就應養成定期至牙科診所就診的習慣,如有矯正需要,應盡量把握黃金時間,儘速矯正。

 

不過,近年來與齒顎矯正相關的醫療糾紛越來越多,院長表示這與民眾錯誤觀念、過高期待、醫病互動關係緊張有關,為此,衛生福利部委託臺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編纂出版《齒顎矯正健康照護手冊》,為齒顎矯正諸多疑問提供解答。

 

鄭信忠表示,齒顎矯正除了可以改善外觀,還可以有效減少蛀牙、牙周病、心理障礙等問題,因此齒顎矯正之前必須依據美觀、健康與功能等指標謹慎評估,醫師應與患者妥善溝通。

 

一般人很恐怕難想像咬不到食物的滋味,但齒顎不正的患者,牙齒根本無法正常咬合,食物進入口中也只能囫圇吞入。就曾有患者做完矯正後激動不已,終於可以正常咀嚼,並表示「有吃東西的感覺了」。另外,不少人因為暴牙、戽斗、牙齒不齊,而深感自卑影響社交、人際關係,矯正後自信心提高不少,以前聽到拍照就往後躲,現在能大方、開懷地笑著拍照。

 

鄭信忠強調,進行矯正之前應與醫師建立良好完善的溝通互動,許多民眾因為觀念不正確或誤解,導致期待與結果產生落差,而與醫師發生爭執,如果能夠妥善評估、溝通,就能有效避免糾紛。

 

《齒顎矯正健康照護手冊》名列齒顎矯正早、中、晚期常見問題,手冊分為民眾版、醫師參考專業版,專業內容則提供給醫療院所了解如何與患者互動溝通,避免糾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許多人都害怕吃鳳梨,或是不敢多吃,害怕鳳梨會割舌,刺刺地使人不舒服;但是,營養師表示,鳳梨營養素多,除了有豐富的維生素A與維生素C之外,還有「鳳梨酵素」,多包含在中間的心或是皮!謝宜芳營養師指出,鳳梨是個好水果,平時適量食用,對身體有一定幫助,切好的鳳梨冰在冰箱,不必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漸凍人是一種運動神經萎縮疾病,會造成肌肉萎縮無力,進而不良於行,有10%與遺傳相關,5%重金屬中毒,然而,卻有85%的運動神經為不明原因萎縮,初期四肢開始不能行動,最嚴重者全身包括眼睛都無法轉動,因此有「漸凍人」之稱。而目前只能靠藥物與相關醫療設備延長漸凍人生命週期,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5歲老翁,1年前眼睛視力模糊,以為是老花眼,自行到配了一副眼鏡而未就醫。今年農曆7月時,他半夜突然清醒,見到躺在身旁的老伴,全臉五官消失還變成一團黑影,以為見到鬼,嚇得趕緊去廟裡收驚,直到兒子帶至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黃斑部病變。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副主任賴旗俊表示,黃...

閱讀詳情 »

每個人都知道蔬菜水果一定要洗過再吃,但可知道你清洗的方法對不對?除了清洗,還有哪些方法可去除殘留農藥?哪些清潔方法是錯誤的?想要知道如何清除農藥,就要先了解農藥的種類,農藥可分為接觸性和系統性兩種,接觸性農藥是直接噴灑於作物表面,大部分會被雨水沖掉或被陽光分解。而系統性農藥則是經由植物表面、氣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