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睡不好全怪你太負面? 研究: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擁有好睡眠,可得先有好心情!董氏基金會今(9)日引用國外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研究發現,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專家也提醒,其實樂觀是可以練習的,有助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健康狀態。

這一項由伊利諾伊大學學者所進行的研究,共針對3500名、年齡介於32到51歲來自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加州奧克蘭、芝加哥以及明尼阿波利斯的成人進行,分別透過整體睡眠質量和時間進行評估,另有部分參與者參加芝加哥輔助睡眠研究,透過連續3天配戴監測器,收集睡眠長度、睡著的時間和睡不安寧的數據。

研究結果發現,越樂觀的人越覺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6到9小時),其中有7成4的人自認沒有失眠症狀,且白天嗜睡的情況也較低,且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樂觀分數,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機率就會增加78%。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樂觀與悲觀雖常是個性所造成,但樂觀是可以練習的,例如遇到事情的當下若感到悲觀、無望,不妨問自己「有這麼糟糕嗎?」、「是我想的太負面了?」、「換個想法會如何呢?」都是很好的自我提醒及練習正向思考的方法。

通常越睡不著,越會想到煩心、不好的事。一旦發現自己陷入負向情緒,專家建議,應提醒自己多想愉快的事情;若因為擔心事情做不完而影響睡眠,也不如起身用筆記下,避免一直掛心。

葉雅馨提醒,睡眠環境與氣氛的營造很重要,最好避免因為燈光、電視聲響、睡前喝牛奶攝取過多水分需起床如廁而影響睡眠,若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可透過冥想,想像一大片草原、一望無際的海洋、日落微光等令人放鬆的景象,切忌起身運動,反而產生令人提神的正腎上腺素更無法入眠。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指出,儘管研究只有部分參與者使用睡眠檢測儀進行監測,在客觀監測數據上並未發現有統計差異,但因為樂觀的人對自己睡眠狀況的主觀感受較為正向,可能是樂觀的人確實睡得比較好。但不論結果為何,皆顯示越樂觀的人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越滿意,而好的睡眠有益於穩定情緒、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2個月大嬰兒屁股長「菜花」?! 醫師直指口水竟是凶手

下半年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比去年同期多 3大高風險食物要小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柔軟多汁的水蜜桃非常嬌貴,既香又甜不禁讓人食指大動。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水蜜桃富含維生素C、鐵質與多酚類等營養成分,且果實質地柔軟多汁,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食用。  每年的6月中到8月中是水蜜桃的產季,皮薄多汁的水蜜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食用價值高。 水蜜桃性溫、味甘且富含水分、纖維素與果膠,有...

閱讀詳情 »

「鬧水荒,肌膚發生土石流?」 「臉皮變成粗麻布,點解?」 《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人體如太極,需要陰陽調和,若是陰氣過盛,陽氣受到抑制,就會使身體阻滯不暢。 基於這種源於自然界氣候,水土不服所引起的身體失衡, 所導致的相關疾病,即是中醫理論所說的六淫(六氣):風...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圖片來源:WHO 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的小兒麻痺症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發明小兒麻痺疫苗以前,小兒麻痺在台灣相當流行。但因為疫苗的引進以及全面接種,台灣在2000年已被國際衛生組織公告為小兒麻痺已根除的地區。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跟台灣一樣幸運。依據國際衛生組織的報告,小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