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寶寶長牙疼痛罵罵號 爸媽母湯亂用舒緩凝膠

  許多寶寶在長牙階段常因牙肉疼痛而哭鬧,有些家長會自行購買國外含有「苯佐卡因」成分的出牙舒緩凝膠或噴劑,塗在寶寶牙齦,希望減輕不適感。不過,食藥署警告,國外文獻發現,這類產品無助於治療口腔疼痛,甚至可能引發罕見但嚴重的「變性血紅素血症」。

  美國FDA已禁止含「苯佐卡因」成分的非處方口腔止痛藥品使用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至於台灣也並未核准給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含「苯佐卡因」的出牙舒緩藥品。食藥署提醒家長,切勿自行自國外購買該類藥品,並使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

  藥師公會發言人張文靜指出,「苯佐卡因」是一種氧化物,為局部麻醉劑,會使人體正常血紅素中的2價鐵離子,氧化成3價鐵離子,使血紅素成為變性血紅素,無法攜帶氧氣到身體組織,造成組織缺氧壞死。

  張文靜說,目前食藥署共發出65張含有「苯佐卡因」成分的藥證,其中16張用於治療口腔疾病,如口內炎、拔牙後疼痛及減少感染等,對於成人來說,使用安全。

  相較之下,嬰幼兒身體機能尚未成熟,對於藥品的吸收率、代謝功能與大人不同,「苯佐卡因」如果用在嬰幼兒身上,則可能因為吸收過多而發生全身性副作用。一旦血液中的變性血紅素含量超過1%時,就可會罹患「變性血紅素血症」,嚴重危及健康。

  為此,美國FDA於2018年5月宣布,含有「苯佐卡因」成分的非處方口腔止痛藥品不得用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原因是可能引發「變性血紅素血症」。

  張文靜強調,擦在牙齦上的局部止痛藥實際療效有限,因為藥劑在幾分鐘內就會隨著口水從幼兒嘴中流出,但是吃下肚卻會帶來莫大風險。

  由於每次出牙的疼痛大約只會持續1星期,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家長可嘗試以下方法,緩解孩子的長牙不適感:(一)用手指輕輕按摩孩子的牙齦。(二)使用硬的橡膠或矽膠固齒器。但注意不要將固齒器或其他出牙玩具冷凍後給寶寶咬,以免傷害牙齦,引起更多疼痛。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多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08為來台工作的荷蘭籍20多歲男性,檢疫期滿後曾自費採檢過一次為陰性才開始工作,沒想到時隔近1個月後,預計返回荷蘭前再次自費採檢卻檢出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燒入境被攔,竟是今年首例的屈公病確定病例!疾管署今(23)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該名印尼籍20多歲男性,3月16日來台工作,在機場因為發燒被攔檢通報,經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送至醫院就醫及採檢COVID-19,最後血清檢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賣場進口水果出包!食藥署今(23)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赫見美式大賣場「好市多」從美國進口「美國珍蜜蘋果」檢出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也在列;另外,還有業者自日本進口的「太刀魚」竟檢出有致癌、基因突變風險的還原型孔雀綠,在國內是禁藥,不合格產品全數依法退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檳榔會致癌,但為什麼還要嘗試第一口呢?國健署今(23)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曾嚼檳榔者第一次嚼檳榔的主要原因排行榜上,第一名竟然只是為了「好奇」,其次則是為了「交朋友」。國健署強調,檳榔在台灣是常見的交際物品之一,卻也是最可怕的健康殺手。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