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子機場發燒遭攔下 竟是今年首例「屈公病」闖台!關節痛是特徵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燒入境被攔,竟是今年首例的屈公病確定病例!疾管署今(23)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該名印尼籍20多歲男性,3月16日來台工作,在機場因為發燒被攔檢通報,經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送至醫院就醫及採檢COVID-19,最後血清檢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診。人住院隔離中,同行者2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國內2007年10月起將屈公病納入法定傳染病,迄今累計232例確定病例,其中本土病例21例,境外移入211例;境外移入病例中,9成個案感染地為東南亞國家,以緬甸(70例)為多,其次為印尼(62例)及菲律賓(28例)。

郭宏偉提醒,近期東南亞多數國家屈公病疫情處相對低點,像泰國及馬來西亞今年迄今累計百餘例,尚低於去年同期;不過,馬來西亞吉隆坡洗都(Sentul)近期爆發屈公病疫情,2月16日迄今累計已逾50例。

屈公病與登革熱相同,都是藉由帶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潛伏期2至12天,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為病毒血症期(可傳染期)。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屈公病感染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另外還包括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等,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大多數患者約在7至10天內可康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檳榔致癌還放進嘴? 調查:逾4成台灣人只因「好奇」害的

自費採陰在台工作近1個月 荷籍20多歲男性離台前才確診!接觸3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分鐘真能「救」一生!子宮頸抹片篩檢是診斷子宮頸癌的重要利器,國健署今(20)日指出,國健署目前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最新數字,每年約200萬人接受篩檢,其中就發現約1200名子宮頸癌個案及約1萬2000名癌前病變個案,經治療之後,可以阻斷疾病進...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社會型態的改變,造成民眾外食機會上升,除了上班族常外食之外,現在家庭人口組成簡單,不易自行烹煮,加上外食的種類多樣、色香味俱全、購買及外送平台的普及,也造成外食的民眾越來越多,若沒有謹慎挑選,容易一不小心就營養不均衡,進而影響健康。 衛生局表示,為鼓勵民眾使用衛生福利部...

閱讀詳情 »

型男美食家陳鴻驚爆險失明!他上《聚焦2.0》說,2019年慢跑後,發現飛蚊症狀況越來越嚴重,但並未即時就醫,不久左眼視網膜竟剝離,才緊急送醫手術:「就像一片黑窗簾掉下來,遮住視線,完全看不見!」他術後每天花20小時趴臥在ㄇ型枕上,未料視網膜才剛癒合,竟2次剝離,導致左眼視力僅剩0.1。陳鴻前後整整躺...

閱讀詳情 »

潘以泓 / 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於今(19)日上午舉辦「第七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事人員頒獎典禮」,公開表揚從27家部屬醫院遴選出63位表現卓越且足為表率的楷模,分別頒以「資深典範獎」、「優良獎」及「閃亮新人獎」3種不同獎項。對於這些守護民眾健康有卓著貢獻的醫事與社工人員,衛生福利部次長薛瑞元除對於得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