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有心雜音 不見得是心臟病

孩子有心雜音 不見得是心臟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4歲的小米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一天下午,小米的媽媽憂心忡忡地帶著小米前往診間,原來是因為小米在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篩檢中,被醫師聽見了心雜音。小米的媽媽表示,過去從來沒有聽其他醫師提過這樣的狀況,小米也一直都是吃得好又睡得好的孩子,和同學玩耍時,也從來沒有聽她提起任何不舒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說,心雜音是心臟血管內的血流速度較快,產生亂流時所發出的聲音。一般來說,醫師可藉由聽到心雜音的位置、聲音大小、以及聲音的特性,來初步推斷可能的診斷。

兒童心雜音 可分為生理性及心理性

呂馨詠解釋,兒童心雜音可能是病理性或生理性。病理性的心雜音一般較大聲且和心臟結構異常有關(例如: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肺動脈瓣狹窄…等)。病理性的心雜音有很多種不同特性,聲音大小也未必和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醫師會根據小朋友是否有症狀,透過身體檢查,以及胸部X光、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評估是否需要給予藥物或其他治療。

生理性心雜音佔多數 不影響正常生活

比起病理性心雜音,在沒有症狀且正常成長的孩子身上,生理性心雜音還是佔了多數。生理性心雜音也被稱為正常的心雜音、功能性心雜音或良性的心雜音,是一種血液在心臟腔室或心臟旁血管快速流動所造成的聲音,因此多在平均心跳較成人快的嬰幼兒身上發現。

七成孩童可能發現心雜音 成人之後大部分消失

呂馨詠表示,生理性心雜音很常見,超過72%的孩童都可能在成長過程的某些時候發現有生理性心雜音。尤其當孩子在運動、興奮、害怕、緊張等會讓心跳加速的情況下,此心雜音可能變得更明顯,而成人之後則大部分會消失。醫師幫小米做了詳細身體檢查後,發現在左上胸處的確有非常小聲的心雜音,且類似生理性心雜音的特性。也利用心臟超音波證實了這個診斷。由於心臟構造和功能皆為正常,小米可以正常生活,不需飲食運動的限制,也不需要吃藥或是定期追蹤。

【延伸閱讀】

高齡慢性病患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不讓偏頭痛偷走精彩時光 預防性治療助病友找回人生色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毒雞蛋」風波持續延燒,戴奧辛有世紀之毒之稱,恐造成流產、畸胎、癌症,許多人怕的不敢吃,也無蛋可買!營養師指出,短時間不吃雞蛋對身體影響不大,建議可吃瘦肉、毛豆、豆腐,不但富含優質蛋白質,且膽固醇非常低,營養價值更高。 不吃雞蛋 不會營養缺乏 國人愛吃雞蛋,據統計,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運動有益健康,但也別忽略運動傷害,尤其是在運動場上叱吒風雲的運動員更是容易有運動傷害,一不小心就會發生肌腱或是韌帶撕裂傷;復健科醫師提醒,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若是出現運動傷害,就得要先休息,而且要做治療以及進行復健訓練,才能儘快復原。 重覆使用或錯誤姿勢就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日之計在於晨,俗話說,早餐吃得要像國王,中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所以,你一定得知道藜麥這個穀類之王!藜麥不但有優質蛋白質,含八種必須胺基酸,還含有鈣質、鐵質和抗氧化物,以及膳食纖維,而且鈣質是牛奶的七倍之多,鐵質是菠菜的三倍,甚至含有Omega3可以穩定血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肺癌在台灣治療技術逐年進步,存活期已逐漸提升,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藥物治療,保持均衡的營養更是抗癌最不可忽略的一環。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陳昭勳醫師表示,診間曾有患者認為不吃肉能餓死癌細胞,結果癌細胞沒餓死,自己反而因營養不足而沒有體力進行抗癌治療。此外,營養不足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