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少 醫囑性高提升療效

肺癌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少 醫囑性高提升療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肺癌在台灣治療技術逐年進步,存活期已逐漸提升,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藥物治療,保持均衡的營養更是抗癌最不可忽略的一環。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陳昭勳醫師表示,診間曾有患者認為不吃肉能餓死癌細胞,結果癌細胞沒餓死,自己反而因營養不足而沒有體力進行抗癌治療。此外,營養不足可能導致化療後白血球下降,遭受細菌感染的機率將會提升,嚴重者甚至會危及性命。

陳昭勳醫師說,即便今日資訊發達,不少患者及家屬對抗癌治療,仍有錯誤的刻板印象,認為標靶治療是唯一的治療選擇,更有患者仍舊認為化療副作用會令人痛苦不堪。其實肺癌的治療,一般會視癌細胞基因來決定選擇標靶或化療藥物。而目前藥物技術上,兩者的療效都十分優異,多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因此民眾無須迷信或排斥特定治療。

陳昭勳醫師提到,標靶與化療使用方式不同,標靶藥物以口服為主,化療則以靜脈注射為主;標靶藥雖然使用上較方便,但癌細胞產生抗藥性時,就必須要仰賴化療藥物。醫療團隊也會根據患者的體能、營養狀況來調整化療藥物劑量,除了發揮療效之外,更重視副作用控管,唯有維持患者治療中的生活品質,才能讓患者更願意持續接受治療。

化療藥物技術近年已有重大突破,與過去傳統化療不同,目前廣泛使用的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大幅減少,其中,較讓患者擔憂的掉髮狀況也有改善,讓患者無須因外貌上的改變而喪失自信。

陳昭勳醫師補充,考量患者對藥物適應的狀況,若有需要,會建議初次化療時可留院觀察,以便有化療之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時,醫護人員可立即協助處理及衛教。現今有新一代化療藥物,因副作用很少不而需要住院,定期在門診施打即可,對病人來說相當方便也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陳昭勳醫師呼籲患者,保持自身營養均衡並與專業醫師團隊密切配合,一定能提升治療成效,延長更多生命時間,若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的資訊,可上「肺癌衛教網」查詢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2021.06.04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4日為止,已經有18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三級,民眾積極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措施之餘,國民健康署提醒,這段時間除了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也可透過飲食提升自身抵抗力。不同植化素 不同好功效蔬菜與水果除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外,還有各種不同的植化素,是植物天然色素和氣味的主要來源,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疫情嚴峻的今天,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外,接種疫苗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疫苗陸續進口、分配到各縣市進行規劃性施打作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孕婦,特別是在第一線承受感染風險、執行防疫工作的醫護或警消同仁,會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接種新冠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