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孩子沒發燒臉發白、呼吸喘… 家長不能忽視的腸病毒重症警訊

▲落實手部衛生及環境清潔,才能守護幼兒遠離腸病毒威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溼熱天氣,國內又將進入腸病毒的感染高峰,今年重症已累積有12例,國內小兒科醫師就提醒家長,只要小朋友出現嗜睡的類意識狀態改變、劇烈嘔吐、晚上睡覺或甚至白天頻繁不自主的肌肉抽動;沒發燒的平靜狀況下臉色發白、心跳變快、呼吸喘,出現任一症狀,都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建議儘速就醫。

在台灣,其實腸病毒病例全年都有,過往經驗,4月到9月是流行期,6、7月則是高峰期,因此,家長近期應特別注意5歲以下幼童,因為年紀越小,保護力越低,容易發生重症。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禹銘強調,只要小朋友一出現重症前兆,家長一定要帶到醫院讓醫生評估,有必要時需住院觀察治療,而大部分腸病毒住院的幼兒在住院一段時間後能順利康復出院;不過,若進入更後期的徵兆,甚至會有危急生命的情形。

如何確認腸病毒?黃禹銘表示,最明顯而特殊的症狀是在手、腳、屁股及嘴巴四處都可能出現分隔開來的很多小水泡,所以腸病毒又被稱為「手口足病」;另一種只有口腔會有小水泡的腸病毒是「疱疹性咽峽炎」,往往嘴巴痛到吃不下東西。

黃禹銘說,腸病毒發病前就有傳染力、感染後可長期排放病毒,傳染途徑包括飛沫、糞口、接觸等,家長在照顧上應注意正確洗手與隔離,採一對一照顧,如果懷疑幼兒園小朋友感染腸病毒時,最好發病第一周回家休息,避免傳染給其它人。

正確預防腸病毒,飯前、便後要使用肥皂依序完成「溼、搓、沖、捧、擦」徹底把手洗乾淨,同時可用漂白水消毒門把等居家環境;高溫可以抑制腸病毒活性,曬棉被,煮沸餐具、餐巾都能發揮效用。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肥胖是疾病的根源!根據研究指出,肥胖的人不僅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也比正常體重的人更容易罹患腎結石!藥安康藥局陳澤鈞藥師表示,肥胖者往往從飲食中攝取過多蛋白質,以致體內尿酸含量高,若再加上飲水不足,則罹患腎結石的機率恐大幅提升!  現代人普遍外食且飲食西化,經常攝取高油、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加上久坐少...

閱讀詳情 »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熱心做公益,今(11)日首度扮成「健康女超人」,現身「愛在公益電影院」活動,陪伴百餘位基隆家扶中心親子看電影。在電影開始前,鄭凱云與小朋友展開歡樂的有奬徵答,「保護眼睛的方法有那些?」坐在台下的鄭凱云兒子舉手說:「3C產品玩少一點!」,且她兒子每題都想搶答,流露出親...

閱讀詳情 »

腸病毒是嬰幼兒的常見問題,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雖然大部分新生兒腸病毒都屬於輕症,只要多休息待身體免疫力提升即可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會出現重症症狀,家長仍應提高警覺為佳!  新生兒不慎感染腸病毒即稱為「新生兒腸病毒」,大部分嬰兒都只會出現輕微症狀、甚至無症狀,但仍有少部分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若未及時...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研究顯示,那些希望縮小腰圍的人可以採用這三種簡單的飲食習慣來實現減肥。該研究追蹤了近6萬人,發現他們吃飯的速度,吃晚飯所需要的時間和吃零食的數量是他們最終肥胖或成功減肥的重要因素。 具體來說,放慢吃飯速度,晚餐後不吃零食,睡前兩小時內不進食可以成功減肥。 研究人員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