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羞於表達情感 專家:家長以身作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多數兒童、青少年羞於表達情感!國內調查發現,多數青少年認為對重要的人說「我愛你」太過肉麻。專家表示,面對面直接表達固然是最好的方式,若不好意思,也可運用寫紙條、社群網路、通訊軟體等,傳達自己的情感,建議家長可以身作則。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受到文化及社會風俗影響,國內青少年多數羞於表達情感,相較於西方人則能勇於表達,其實可以透過教育,加強面對面情緒表達的能力。尤其對青少年來說,更需要直接用言語證明,他人對自己的關懷及愛,藉此轉換成支持自己的能量。

若羞於直接表達;董旭英指出,面對面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其實透過寫紙條、社群網路、通訊軟體、手機等方式,也能傳達情感。例如當處在雙方意見不和而爭執時,或認為說「我愛你」太過於肉麻、不好意思等狀況。他提醒家長,可善用行動軟體、社群網路與孩子溝通,適時直接給予讚美。

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董旭英建議家長,做個貼心父母,適時注意孩子的需要,包括關心、接納、尊重,但千萬不可讓關心成為壓力;遇到爭執時,可多互相溝通、少責罵,並訂定雙方都可接受的家庭規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35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在台灣,近視人口中約有3成是高度近視患者,而高度近視正是許多眼疾的高危險群,如: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及飛蚊症。其中飛蚊症是最容易被民眾忽略的視力問題,雖然輕微的飛蚊症可與之和平共處,但情況嚴重恐有失明風險,千萬不可輕忽。 中醫師鄭愛蓮說明,飛蚊症是1種自覺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6歲的小明,前陣子發現落髮變多,女朋友也笑說他頭髮好像越來越少,因為爸爸有禿頭,他緊張之下跑去看診,醫師發現他頭頂髮量已明顯變少,檢查後判定是雄性禿,而且是偏向女性形態的雄性禿,讓他大呼:「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會禿頭!還是女性雄性禿!!」所幸小明在經過口服藥物治療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疫苗開打,專家破除疫苗迷思!許多人擔心疫苗副作用,為公眾澄清疫苗種種迷思,SMC新興科技媒體中心24日召開記者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指出,不良事件與副作用兩者不同,不良事件是在施打疫苗後發生,但不必然是因果關係,如果是因為施打疫苗而產生事件,才稱為副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黃心瑩、田柏升報導】3個月大配輔具 6個月前進入早療恢復佳2021年世界聽力日,WHO首度將聽能復健列為主題,「篩檢、復健、溝通」期望先天性聽損兒童發展更順利。新生兒篩檢中包含聽力,若有聽力障礙應在3個月大前確診、3個月大前配戴聽覺輔具。早期療育在聽力障礙的孩子身上扮演最重要的腳色,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