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疫苗開打,專家破除疫苗迷思!許多人擔心疫苗副作用,為公眾澄清疫苗種種迷思,SMC新興科技媒體中心24日召開記者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指出,不良事件與副作用兩者不同,不良事件是在施打疫苗後發生,但不必然是因果關係,如果是因為施打疫苗而產生事件,才稱為副作用,例如施打後許多人都發生類似的身體反應,像是紅腫熱痛等等。

疫苗不良事件 不一定是疫苗造成

邱南昌理事長表示,一個不良事件在沒有施打疫苗的情況下也可能會發生,並不一定是疫苗造成的。而要判斷不良事件是不是施打疫苗造成的,需要根據臨床檢查或實驗室的檢驗結果、醫學常理、實證醫學資料、流行病學根據,需耗時一段時間才能釐清與確定。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邱南昌舉例,歐盟透過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目前認定AZ疫苗和血栓風險並不相關,數據顯示,比起未施打疫苗時發生血栓的預期值,施打疫苗後發生血栓的機率並沒有提升。目前國內建議,有服用避孕藥、接受荷爾蒙治療者暫緩接種。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鼓勵民眾通報不良事件 打完疫苗後觀察30分鐘

邱南昌理事長進一步說明,要收集這些不良事件,可透過由民眾通報來被動監測,或是V-Watch系統的主動監測,以收集足夠的資訊。邱南昌理事長表示,施打疫苗後若發生暈針的現象,有可能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太過緊張而出現蒼白、流汗和感覺冰冷的狀況,暈針有時被誤以為是嚴重過敏反應,但嚴重過敏反應是有特定而明顯的症狀如發癢、紅疹等,打完疫苗的30分鐘內應仔細觀察自己的反應,但不需要過度緊張,也別讓錯誤訊息或其他非科學的因素干擾施打疫苗的意願。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全球現行施打疫苗 證據顯示接種後都有保護力

國衛院感疫所齊嘉鈺副研究員級醫師指出,以全球現行施打的疫苗較具指標的有輝瑞、莫德納、AZ、嬌生、諾瓦瓦克斯以及科興,其中的科興疫苗未發布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到研究期刊上。如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院長佛奇所說,施打第二劑後保護力超過五成以上算有效的疫苗,而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的保護力報告,AZ疫苗若兩劑施打間隔小於六周保護力僅五成,施打第一劑到第二劑間隔十二周的保護力較高,最早得到美國緊急授權的輝瑞和默德納疫苗,二劑接種後保護力都超過九成,尤其是對重症病患的保護力很好。在整體與重症保護力上,上述的疫苗都能在完整接種後達到有效的保護力。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雖然疫苗在不同地區的臨床試驗,保護力的數據會有差別,可能跟不同地區流行的病毒株有關,例如南非病毒株就有可能影響疫苗的保護力。

目前最新的以色列研究資料顯示,真實世界施打輝瑞疫苗的保護力,含十六歲以上,比較有無施打疫苗的各六十萬人,打第二劑疫苗可提升保護力。齊嘉鈺醫師也提醒,疫苗的評估是滾動式且複雜的工作,需要要嚴謹的科學評估,台灣也建立了主動及被動的不良事件通報管道,希望立即回報讓醫療端可以掌握,更周全的評估。

變異病毒怎麼辦? 專家:疫苗不會完全失去保護力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教授表示,科學上已知病毒的第614號胺基酸有變異,從D614型變成G614型,2020年三月後病毒株開始以G614型傳播,可見此變異對病毒有利,可讓病毒傳播較快。這也顯示早期就控制住病毒的傳播,有其重要意義。施信如教授的研究團隊也做實驗發現,變異病毒在攝氏負二十度下可以存活一個月。


新冠疫苗開打 台灣醫學專家破除不良事件迷思

病毒變異對於疫苗的保護力應該會有影響,根據研究,AZ疫苗在巴西、南非以及英國施打後,雖然疫苗的保護效果會因人而異,但受測者都有產生足夠的抗體對抗舊的病毒株,而對新的南非變異病毒之保護力則下降。南非病毒株的傳播力和結合力都更強,是因為它有三個位點的變異讓病毒結合受體的位置和舊的病毒株不同,能更穩定的結合。

根據第二級實驗室使用偽病毒,以及第三級實驗室使用真病毒實際測試,發現試驗者的血清裡抗體對新病毒(南非變異病毒株)的保護力皆下降。即便如此,施打疫苗後人體內還是會有抗體,也仍有抗體以外的免疫功能,不是完全失去保護力,因此施打疫苗後仍有部分保護力。

【延伸閱讀】

巧克力囊腫害不孕 術後做試管成功懷雙胞胎

預防心肌梗塞復發短期服雙抗、長期控三高 醫: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4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咳嗽咳不停,如果咳了超過8週,就已經是慢性咳嗽。振興醫院內科部部主任陶啟偉醫師指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屬於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可能是因為鼻涕倒流或者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竇炎所造成的症狀。另有三分之一則是因為胃食道逆流誘發咳嗽,剩下三分之一才是真正屬於肺部的原因,傳染性疾病包括肺結核、百日咳、肺膿瘍...

閱讀詳情 »

遠嫁美國近15年的李小姐,為了配合孩子學業,每年只能利用孩子學校放假時回台探親,年前不小心將以前做的植牙咬斷,導致飲食及咬合不便。由於不想再歷經一次過去傳統手術的折磨,便想了解傷口小、復原快的微創手術,不過她對於療程的精準度及風險仍有疑慮,好在諮詢專業牙科醫師後,決定接受精準度高的導航植牙技術,在專...

閱讀詳情 »

癌症已連續37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根據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5年癌症新發生個案數為10萬5,832人,全國癌症治療人數約65萬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國內74家設有癌症資源中心之醫療院所,做為民眾就醫參考,不過,南投縣掛零,至於台東、雲林及苗栗均只有1家治癌醫院。 1名患者阿琴久咳多...

閱讀詳情 »

夏天蚊蟲孳生,到戶外活動總被咬成紅豆冰,如果不幸感染登革熱還伴隨骨頭痠痛,簡直生不如死。許多人會購買防蚊噴霧、防蚊液使用,但效果因人而異,事實上,中藥抗蚊已有上千年經驗,使用中藥防蚊包,不僅可以幫助驅蚊,還具有醒脾溫胃、抗菌、開竅寧神等功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指出,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