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習慣踮腳 小心是長短腳造成

孩子習慣踮腳 小心是長短腳造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您家中孩童也習慣踮腳嗎?小心恐怕是長短腳徵兆,若長期處於不正確的姿勢走路,可能會影響日後的骨骼發展;亞東醫院兒童與矯正骨科主任藍宗裕指出,造成長短腳原因多為後天導致,包括原發性髖關節脫臼、後腳跟過緊或是骨折等,都可能讓孩子出現走路搖晃、容易跌倒、踮腳等症狀。

 

是否有長短腳徵兆 出生三個月就能確診

除了後天因素,也可能因為遺傳關係,讓嬰兒雙腳胯下的皺褶,出現一邊多一邊少的不平均狀況,就可能是長短腳問題;藍宗裕說,不過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出生後三個月就能確診,治療上可穿髖關節外展吊帶矯正,除非到一歲走路後才確診,則需透過手術矯正。

 

把握青春期前治療期 矯正效果最佳

主任藍宗裕進一步說明,一般來說,症狀輕微者,可穿矯正鞋或加足弓墊,較為嚴重者才須動手術治療,最好的黃金治療期就是青春期前最佳,但要怎麼發現孩子是否有長短腳問題呢?可讓孩子平躺後,雙腳屈膝且腳跟平放,觀察雙腳膝蓋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若沒有恐怕就是長短腳徵兆。

 

及早發現及早矯正 避免影響骨骼發展

另外,也可觀察孩子臀部兩邊高度是否相同,或是走路時雙臀搖擺幅度是否過大等,幫助孩子及早發現病症;藍宗裕提醒,若有任何異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介入矯正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後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癌症連續31年蟬連台灣人死因第一名,而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不過卻會造成患者產生體力下降、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國內醫界研究發現,服用天然小麥胚芽萃取物,不但可以有效抑制肝癌、卵巢癌細胞生長,並能促進正常細胞吸收營養,使腸道絨毛增生,進而改善化療的副作用。小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讓人對於吃越來越不安心,台北慈濟醫院推出「蔬食八分飽,清淨身心靈」系列活動,院長趙有誠公開倡導蔬食好處,他以自身為例,長期食用素食,體重、膽固醇都明顯下降。「啊!呷菜怎麼會營養?吃肉比較營養啦?」不少民眾都有這方面的疑慮,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經常熬夜,以致於禿頭年輕患者越來越多,不少20歲出頭的小男生頭髮變細,容易掉髮,專家指出,這些都是毛囊萎縮症狀,如果沒有即時改善,掌握生髮黃金期,小心禿頭上身!「搶救毛囊趁現在」好幾名穿著緊身黑衣的舞者突然出現在台北市東區街頭,快走、踱步、拉扯推擠,甚至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70歲的陳先生,24年前罹患猛爆性肝炎,才發現自己原來是B肝帶原者,不料之後又罹患C型肝炎。經過醫師使用「積極治療211」方法,治療2年後,C肝隨即康復,之後B肝也痊癒了。醫師表示,肝炎患者應積極治療,並定期追蹤,每當完成1個療程,每年至少追蹤1次,投藥6個月至1年,即可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