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齒列不整應及早矯正 唇舌使用習慣也可能是元凶

孩子齒列不整應及早矯正 唇舌使用習慣也可能是元凶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去年光是演員陣容就造成轟動的熱播韓劇《男朋友》,韓星宋慧喬、朴寶劍在戲中大談姊弟戀,2人露出整齊潔白牙齒的迷人微笑更成為吸睛焦點,不少明星透過矯正讓牙齒變美,也成為台灣盛行牙齒矯正風潮的原因之一。但與兒童時期就及早矯正的族群相比,牙床骨骼發育已經定型的成人,在矯正治療上會有更多限制,往往必須拔牙、矯正過程拉長,反而為日常生活帶來不便。


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每個孩子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因人而異,通常黃金期為9至12歲,在乳牙與恆牙同時並存的混和齒列期,就應進行矯正治療,臨床觀察約7、8歲時即可看出上下顎骨之間的差異,或空間不足的程度,若能及早進行齒顎矯正,就能改善骨骼、肌肉和齒槽骨不當的生長發育,讓永久牙順利萌發。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其實嘴唇和舌頭的使用習慣,都可能是造成齒列不整、影響顎骨正常發育的元凶之一。通常造成舌頭使用習慣不良的原因包括:慣用口呼吸,或是天生舌繫帶太短。前者建議先到耳鼻喉科檢查,看有無喉嚨方面或鼻過敏問題,待治療穩定,再進行牙齒矯正;後者可經由小型手術切除,若孩子日常有習慣性咬手指頭或鉛筆,家長應於4歲後嚴格禁止。


宋慧玲進一步說明,正常的舌頭位置,應是舌尖放在上排前牙齒根的位置,正常情況下的牙齒,是呈上浮狀態,因此,一旦舌頭未處於正確位置,自然就會影響到牙齒排列和發音。臨床上也發現部分病患,從小未養成良好習慣,導致吃東西、吞嚥時,舌頭會習慣伸出於上下牙齒間,舌頭的力量不容小覷,每天在口腔內推擠牙齒,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開咬、暴牙、戽斗等問題,也會影響口齒發音的清晰度。


現代新型的矯正方式不需等恆齒都生長齊全,能提早於混合齒列期矯正,除了採用傳統齒列矯正術,宋慧玲指出,還可以透過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來調整口內空間,不僅有助於促進上下顎骨和牙床骨的正常生長,讓臉型對稱,也解決牙齒空間不夠的問題,不需經歷忍痛拔牙的過程,就達到矯正齒列及咬合的目的。


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屬活動式裝置,可隨時取下,只需每個月按時調整1次,便可維持彈力,再搭配記憶彈線,幫助齒型固定,較不易產生疼痛,除了可以加大口腔的調整空間,改善牙齒排列不整的問題。若同時配合嘴唇肌肉、舌頭吞嚥的訓練,還能改善口腔肌肉功能,同時矯正牙齒與顎骨,達成正常發育的效果,可說是孩童矯正牙齒的最佳選擇。


宋慧玲提醒,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伸舌頭、常用口呼吸等不良行為,應及早就醫並治療口腔肌功能異常的問題,尤其是咬合不正已影響到咀嚼功能、引起發音、甚至發育不良之虞,早期進行口腔矯正、可縮短時程,減少日後成人矯正的艱辛之路。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4分42秒1人罹癌 高纖多蔬果少加工食品遠離癌威脅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骨質疏鬆症是沉默殺手,往往等到發生骨折後才恍然驚覺!台灣東洋藥品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於日前10/20世界骨鬆日共同舉行學術研討會,現場特別邀請美國骨質疏鬆權威貝絲教授(Professor Bess Dawson Hughes)來台分享,會議中除發表全球飲食鈣質攝取地圖-Calcium Map,從...

閱讀詳情 »

從2004年11月健保署就開始給付第一代肺癌EGFR標靶藥物,適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至目前已給付三種第一、二代口服EGFR標靶藥物。其實,在近年的大型臨床試驗中,三種標靶在疾病控制的表現並無太大差異,整體生存期相似,因此,如何使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反而成了臨床醫師的重要課題。 ...

閱讀詳情 »

一名50多歲的許姓家庭主婦,終日飽受全身關節疼痛之苦,經轉診至醫院後,才被確診是乾癬性關節炎。收治這名許姓家庭主婦的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黃文男醫師表示,許姓婦人的手指拉長時,與正常人相同,一但鬆開,手指會縮回到僅剩一節,宛如伸縮望遠鏡般,但實際上手指已喪失可抓、握的功能性,就連日常打掃、轉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