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不會說話了! 原來是「後顱窩症候群」

孩童不會說話了! 原來是「後顱窩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歲大的浩浩(化名)出現發燒、嘔吐、步態不穩、嗜睡症狀約二星期,影像檢查發現小腦有一個五公分大的腦瘤,經臺中榮總神經外科周育誠醫師手術切除腦瘤,確定診斷為好發於孩童小腦的髓母細胞瘤。

變得遲鈍不講話 原來是「緘默症」

浩浩發病前是個活潑好動、愛講話的孩子,治療初期變得不會說話(緘默症)、手腳動作遲鈍,家屬相當的擔心浩浩是否從此長期臥床不講話了。臺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解釋,這是「後顱窩症候群」的表現,經過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與復健運動,數月後孩子語言與肢體活動漸漸恢復,變回往日活潑好動的模樣。

髓母細胞瘤需治療 追蹤並繼續復健

臺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表示,後顱窩症候群可能發生於兒童後顱窩腫瘤,尤其是小腦腫瘤。文獻上指出後顱窩腫瘤的初步治療後,約有8~31%病人會出現後顱窩症候群,與腫瘤侵犯和黏附腦幹(生命中樞)、有鈣化而較硬、於中線位置等因素有關,其神經症狀特徵包含言語喪失或變少(緘默症)、視力障礙,情緒改變,吞嚥受損以及明顯的嚴重和精細運動缺陷。

浩浩在歷經開刀治療,後續也在復健治療師徐維憶的幫助下,開始學進食、學站、用比數字溝通、開始跟阿嬤説話,且也順利完成放療與化療,並恢復健康活力十足。

【延伸閱讀】卵巢癌新一代口服標靶 先測DNA修復癌症基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如果你想在比賽前盡可能地用食物填飽肚子,那怎麼調配就很重要了。選擇的標準盡量以天然、結實、便於攜帶和美味的食物為主。 以下是10種符合這些標準的食物,在準備比賽時,不妨試試看。 1. 紅棗 可以用來製作你個人的能量棒,或直接吃。紅棗內含天然糖分和單醣,有助於跑長距離,也很容易咀嚼。 圖片來源:DB-...

閱讀詳情 »

激烈的練習過後,身體因為消耗了許多能量非常疲憊,在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刻,若無適當的照料,很容易便讓流感入侵。當身體出現感冒症狀時,常會聽到親友建議:「多吃點維生素C (維他命C) 就會好。」究竟這項理論的依據為何?是否真有這種神奇的治病功效? 1970年經諾貝爾獎得主Linus Pauling博士推廣...

閱讀詳情 »

運動鞋穿著舒適,適合於日常活動和體育運動多方面需求。如今健身意識日漸普及,很多人無論上班還是休息都穿運動鞋,學生還會把一雙鞋穿到壞為止。 這是個大的誤區,一般來講,健身者應該至少準備兩雙多功能的運動鞋或慢跑鞋,每週替換一次;考慮到季節的因素,如果居住地溫差較大,還應該冬夏季各準備兩雙;如果孩子喜歡...

閱讀詳情 »

為什麼體重一樣,別人爬坡速度就是比較快又輕鬆? 一定是自行車的變速齒輪比沒有調整好,才讓你騎的咬牙切齒;齒輪比變化的當會讓人上坡省力、下坡平順,不須再浪費多餘的體力,最重要的是,齒比的比重調配與變速時機也是騎乘順暢的重要關鍵。   ※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