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牙亂齲齒生 減低蛀牙、牙周病發生率矯正可行

孩童牙亂齲齒生 減低蛀牙 牙周病發生率矯正可行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孩子牙齒排列不整齊,容易產生蛀牙與牙周病問題。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學齡兒童恆牙齲齒經驗指數高達2.5顆,高於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2顆標準,而這樣不及格的表現,在所謂已開發國家中是相當罕見的。牙科醫師宋慧玲提到,兒童蛀牙與飲食及潔牙習慣有關,但多數的孩子潔牙不夠確實,若再加上先天齒列不齊就易藏汙納垢,蛀牙自然找上門。

 

門診中,曾有1名10歲男童有著滿口亂牙,雖然家長每天努力協助清潔,但卻因死角多易藏汙納垢,導致孩子反覆蛀牙不斷,所幸在接受齒列矯正之後,不僅改善了外觀,讓牙齒清潔更為確實,蛀牙也終於不再反覆發生,可說是一舉兩得。

 

事實上,齒列不整容易造成潔牙困難,讓蛀牙率大幅提升,更與外貌、咀嚼功能息息相關,咀嚼功能不佳會間接導致腸胃吸收不易,以致於孩子生長遲緩問題並非少數。所以,孩童口腔問題,建議家長盡早尋求醫師評估是否需透過矯正改善,勿讓蛀牙問題繼續惡化。

 

預防性矯正的觀念必須加強,坊間常流傳「等牙齒全部長完再來矯正,比較不會歪掉」一說,宋慧玲表示,聽起來似乎合理,但並不完全正確。若等孩童骨骼發育完全後才進行矯正,不僅矯正時間拉長、困難度也提高,且多半需拔除牙齒才能重新創造排列的空間,嚴重者還得搭配正顎顏面手術才能達到完善治療的目的。因此,若能掌握9至12歲的黃金矯正治療期,趁著孩童的上下顎發育尚未完全定型,多數有經驗的牙醫師就能順應骨骼發育進行齒列調整,且無須拔牙即可矯正成功。

 

宋慧玲指出,目前新式的日式不拔牙矯正,以撐開顏面口腔骨骼進行空間調整,利於牙齒重新排列。在矯正時,只要夜間睡眠時配戴擴張器6至8小時,白天不需配戴,不會對孩童的生活造成影響,也可以避免孩童因配戴矯正器反而造成蛀牙,更能免除上學時配戴的不便。等空間足夠後,再搭配記憶彈線,協助調整齒列,達到矯正的目的,平均約3至4周復診1次,直到矯正完成為止。

最後,宋慧玲也提醒,家長應養成至少每半年定期帶孩子看牙的習慣,不僅是檢查口腔健康而已,更能及時評估齒列發展,若有矯正的需求,早期治療除了能將蛀牙風險降到最低,延緩口腔問題的惡性循環,也能順利掌握黃金治療期,避免日後不必要的拔牙或手術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癌患在接受化學治療時,容易出現像腹瀉、便祕、腸炎及腸穿孔等不同腸胃道副作用;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黃千甄指出,主要因具有細胞毒性的化療藥物對細胞沒有選擇性,促使治療癌症同時,體內快速分裂的正常細胞受到化療藥物影響,使癌患出現許多腸胃道等副作用,其實這時就可併用中醫調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子宮頸抹片篩檢是預防子宮頸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台灣國健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篩檢。然而,在英國,有許多女性因害羞和焦慮不敢檢查,篩檢率下降至71%。對此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初步研究發現,子宮頸抹片、自我採檢工具和尿液試驗都是預防子宮頸癌的好工具。E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初為人母的喜悅是不可言喻的,但對懷上三胞胎的母親而言,便屬高危險妊娠,懷孕過程可能造成母體或胎兒高風險,因此有賴懷孕期間完整的產前檢查,並在人力及設備較完善的醫療院所生產,以獲得安全生產的保障。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主任童寶玲醫師表示,多胞胎媽媽的孕程較辛苦,須隨時留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民眾對於安寧療護的認知,總以為是放棄治療的照護,尤其是針對服務癌症末期病人,但其實安寧療護只是將治療目標從疾病轉向症狀;北醫附醫安寧療護科主任邱仲峯指出,包括漸凍人、老年失智、中風及巴金森氏症,或肝硬化、急性及慢性腎衰竭等末期病患,經醫師評估後安排安寧療護,透過全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