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輩聽力受損置之不理 未來恐增失智症風險

長輩聽力受損置之不理 未來恐增失智症風險

【文/邱添喜、詹詠茹(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長輩聽力受損的狀況,恐怕比你想像中更嚴重。弘道老人基金會協助偏鄉長輩接受聽力篩檢,發現374位長輩中有聽力損失者高達7成,等於每10位就有7位聽不清楚,如果沒有盡快解決,還會增加3成的失智風險。

 

參加社區活動時,台上老師講的賣力,但對聽力受損的爺爺來說,聽不清楚也不好意思問,還得要志工貼近耳朵慢慢說,造成生活許多困擾。

 

聽損長輩之一的鄒爺爺說:「要別人重複跟我說,很不好意思,很沒自由。(這樣出去外面聽不到比較危險,所以叫你不要開車)怕我危險啊,不讓我出去。」

 

88歲的鄒爺爺因為長期聽不見,語言能力也跟著下降,1句話中有8成的詞彙聽不懂,研究顯示,這樣的長輩未來罹患失智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約3到5倍。

 

聽力中心主任黃詠耀表示,偏鄉有一些長輩容易忽略自身的健康,尤其是耳朵,在過去衛生條件還沒有那麼好的時候,很容易引發中耳炎,如果沒有治療好就會造成後續的聽力損失。

 

弘道老人服務基金會到偏鄉協助長輩進行聽力篩檢,發現平均每10位就有7位聽力受損,其中,自然老化、耳朵清潔觀念不好,造成細菌感染占多數,其次是長期暴露在高分貝的環境下、還有生活壓力所造成。

 

弘道基金會執行秘書林博樺說明,長輩可能會覺得耳朵裡面好像有東西,就用掏耳棒或棉花棒去掏耳屎,但其實耳屎本來就會自然排出體外,如果真的有阻塞的感覺,可以到醫療診所就醫。

 

聽力受損造成生活不便,還可能增加失智風險,基金會呼籲長輩重視預防,並定期進行聽力篩檢。

 

長輩聽力受損置之不理 未來恐增失智症風險

 

編輯:陳盈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年52歲的王阿姨,常常與老公和他的三五好友出去遊玩,熱愛旅行的他們,幾乎要把全台都玩遍了!「兩年前的我,根本想不到我可以擺脫藥物及注射胰島素,擁有這種輕鬆自在的生活。」王阿姨感慨的說。原來,王阿姨直到兩年前,都一直飽受糖尿病及肥胖帶來的種種困擾,直到去年年底,接受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學生怕打針,一看到針頭就大哭,緊張氣氛感染其他同學跟著「嚇嚇」,出現眩暈、噁心。醫師指出,暈針反應其實只是心理作用,與疫苗的安全性無關,建議學校集體接種疫苗時,可以放音樂、影片舒緩打針壓力,較不容易發生暈針。 校園集體公費流感疫苗接種 達75萬人 疾管署今年擴大流感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40歲的許小姐(化名)離婚後育有一子,無意間加入臉書和Line的國中同學群組,後來參加同學會聚餐,還巧遇曾經讓她心動的青梅竹馬男同學,重逢後兩人相談甚歡,並開始使用通訊軟體頻繁聯絡,甚至進一步發生性關係。某次出遊外宿旅館,許小姐赫然發現對方竟欺瞞已婚事實,為此大吵一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萬聖節即將到來,動動手就能創建專屬App,展現獨一無二的超炫應景燈效。物聯網時代來臨,國內科技業者利用「LiveCode」程式語言,結合英語教學透過Line與機器人對話,同時學會英文單字語法及程式語言,讓孩童從玩中學、學中玩,培養編程創客的能力。 啟發創造力、增加競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