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學會穩定上半身揮桿 讓小白球飛得更遠


擊球不穩定是許多球友最想改善的問題之一,在教學當中觀察到許多球友是透過「不穩定」的上半身動作,嘗試著讓擊球結果「穩定」,不過建立在不穩定的動作如何做出穩定的結果?這可能也是一直無法改善揮桿的原因。「穩定」的概念就是將不穩定的因素降至最低,如影片說明揮桿時可以將上半身動作「簡化」,去除不穩定的因素(尤其是手部動作!),簡化成由上半身與雙手形成的「大三角型」。
學會穩定上半身揮桿 讓小白球飛得更遠
接著透過桿身與桿頭所形成的「鐘擺」擊球,手腕動作極為被動,如影片說明的球桿使用,我們沒有施加任何力量在球桿,球桿自然會擺動。
學會穩定上半身揮桿 讓小白球飛得更遠
許多球友一直忽略重力(地心引力)對揮桿的影響,而過度使用雙手與手腕動作(不穩定因素!),透過以上內容你將可以:
1.穩定上半身來擊球,減少手部動作產生。
2.更好的運用重力來擊球,擊球更輕鬆。
3.更一致的揮桿節奏(不需要配合多個「單位」,上半身僅大三角型與桿頭鐘擺的配合)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欣傳媒,不得轉載。 駐站教練學會穩定上半身揮桿 讓小白球飛得更遠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友人寄一封電郵給我,某晚洗完澡躺在床上打開網頁,竟是社長之前提到那位曾因癌細胞擴散瀕臨死亡又回生的作者艾妮塔・穆扎尼在YouTube的演說... 【魅麗雜誌 85期/11月號】 打敗年紀 過敏不是病 能量系統轉換療法 身體會告訴你它需要哪種能量介入 王曙芳GSH自我療癒導引 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

閱讀詳情 »

每年NBA除了備受矚目哪支球隊會奪冠之外,包括明星賽在內的灌籃大賽也絕對是會大家所期待的比賽之一。去年在休士頓舉辦讓人失望的灌籃大賽讓許多球迷是有看沒有懂,而且參加的選手也沒有讓人特別的期待。但是今年可就大大的不同了,除了新進一批彈跳力高到爆表的新秀之外,許多人還是期待著我們的小皇帝Lebron ...

閱讀詳情 »

一年一度的「鐵騎探索太平山」開始報名啦!明(104)年的「鐵騎探索太平山」在4月19日舉行,活動當天一樣有全線雙向交通管制,讓車友可以放心玩騎,網路報名點這裡。太平山可說是台灣林業的縮影,無比秀麗的風光,有冰河時期孑遺植物的台灣山毛櫸,也有穿梭林間黃色身影的蹦蹦車,每到4、5月山裡就會開滿山櫻花、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