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童咬合問題影響孩子健康 透過5步驟可自我檢測

學童咬合問題影響孩子健康 透過5步驟可自我檢測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全球知名的卡通動畫《海綿寶寶》廣受小朋友歡迎,鮮黃色的海綿身體搭配2顆大暴牙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現實生活中就讀小學3年級的小雨,暴牙情形嚴重,咬合時看不到下排牙齒,嘴巴也閉不起來,因為心生自卑,在學校時性格文靜、不喜歡笑,也常下意識抿著嘴唇,媽媽決定帶她求助牙科醫師,經過半年的頭帽矯正治療,上下顎骨及門牙的差距逐漸變小,後續持續進行齒列調整,約2年光景就大功告成,現在的小雨已不再孤僻,也變得開朗愛笑。

 

收治前述病患的牙醫師宋慧玲表示,小雨很幸運,能在9至12歲的黃金齒顎矯正期進行治療,且成效顯著。但臨床上遇到的另外2名病例就沒這麼幸運,1位是就讀高一的北一女高材生,從小成績優異,隨著年齡增長更加重視外貌,因為天生戽斗而開始討厭自己,甚至口齒不清的問題也變得嚴重;另1名男生國三時就已有戽斗現象,升高三時居然發生上下排牙齒無法正常咬合的狀況,甚至連咬斷一塊豬排都覺吃力,礙於升學壓力下,拖到升上大學後才決定求診。

 

上述2人都錯過黃金齒顎矯正期,治療上大受限制。宋慧玲指出,15歲的高一女同學現在要做矯正,很難做到百分百的改善;至於男大生早已過了青春期,要解決戽斗本質問題,唯有進行正顎手術才能解決。

 

依照牙齒發育生長過程來看,3歲時孩童的乳牙排列完成,7歲會長出門齒永久牙,若有戽斗狀況,應求助兒童牙齒矯正專科醫師診治。倘若錯過前述時期,最遲應於 10、11歲骨骼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前進行矯正治療,一旦進入18至20歲成人階段,就無法單純利用矯正拉移的方式改變臉型,只有透過外科正顎手術,才能獲得真正改善

 

黃金齒顎矯正時期能利用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方式改善口腔問題,相較於傳統矯正器,不僅擴張力穩定、疼痛感也較低。宋慧玲說明,患者僅需在夜間配戴6至8小時,透過結合日本特殊彈簧性螺絲的擴張器,針對上下顎骨位置及生長模式進行調整,加大口腔調整空間、改善齒列不正,白天維持正常咬合。上下顎被擴張出來的空隙會隨孩子成長發育逐漸穩定、自然的微調咬合,再透過嘴唇肌肉、舌頭吞嚥的訓練,還能改善口腔肌肉功能,達到牙齒和顎骨正常的生長發育,除能改善臉型,也有助於預防日後蛀牙、牙周病的機率。

 

孩童若齒列不正,容易造成咬合問題,不易磨碎食物影響咀嚼功能,不利生長發育,宋慧玲提供判斷牙齒咬合自我檢測步驟:(1)先正面觀察臉部下顎是否左右歪斜;(2)閉起嘴巴時,看看嘴巴周圍是否有皺紋、猶如梅乾一般;(3)從側面看去,鼻子、嘴唇、下巴是否在同一平面上;(4)嘴巴張開時,上下牙齒的正中線是否對齊;(5)留意犬齒後面的牙齒,是否上面1顆牙對到下面2顆牙齒。若經上述檢測發現孩童出現「咬合」問題時,建議應把握黃金期盡速尋求專業牙齒矯正醫師評估診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根據衛福部108年的數據,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的血管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4萬8千多人,幾乎與頭號殺手「癌症」的死亡人數5萬人不相上下。針對常見三大類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北醫大醫療體系旗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

閱讀詳情 »

週末狂歡、追劇熬夜上班提不起勁嗎?精神不濟想睡覺、上班提神喝咖啡卻還是好累?明明平時都有足夠睡眠時間7~8小時,卻總是在上班時猛打哈欠,巨大的疲倦感襲來,讓工作效率變差、加班越加越晚惡性循環,放下手中的咖啡因吧!來試試看其他上班提神方法,順便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精神不濟呢?   #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60多歲的邵大哥有三高問題,尤其血脂太高需固定服藥,結果經朋友介紹某保健品很有效,就不吃藥,想說改吃保健品搭配飲食控制應該沒問題,沒想到過了幾個禮拜,突發心肌梗塞,一度心跳停止,家人趕緊送醫急救撿回一命,他大呼:「以後再也不敢亂停藥了!」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飲食講究清淡每天「清粥小菜」,要求自己少肉、少鹽、少糖、少油,認為這樣可以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但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導致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罹患肌少症,這遠比三高還要可怕。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說,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