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者呼籲機場入境普篩 陳時中:恐有35%境外移入疏漏

學者呼籲機場入境普篩 陳時中:恐有35 境外移入疏漏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籍女學生案例驚動台灣社會,學者強力呼籲應借鏡他國,入境旅客全面機場採樣篩檢新冠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親自說明,強調核酸檢測(PCR)在症狀出現最多前2天,才能檢驗到病毒,潛伏期檢驗容易發生偽陰性,如若實施入境全篩將恐有35%感染者直入台灣。


病毒潛伏期核酸檢驗難發現 發病前2天才有訊號


陳時中表示,由於快篩試劑偽陰性與偽陽性比率偏高,國際認可仍然認為是核酸檢測(PCR)最準確,但PCR檢測在發病前,頂多在快發病的1至2天無症狀潛伏期時,可以檢驗出病毒,而發病後症狀期(可傳染期),檢驗訊號最強烈,當病患痊癒病毒量減少,PCR就開始逐漸檢測不到訊號。


陳時中強調,入境管制重點在隔離檢疫,而不是入境普篩。以華航CI001班機為例,當時班機上有340名乘客,如果入境當日全面篩檢,僅有5個確診個案;但在隔離檢疫期間,入境第5日確診者成長到8名,入境第7天確診者成長到10名,最後總共有12名確診,假如入境當下全面篩檢,恐怕有9名病患進入社區。


堅持機場檢疫 恐有35%入境感染者放入社區


陳時中持續說明,由於PCR檢驗限制,必須在發病前2日才能檢出病毒,但新冠肺炎感染潛伏期,國際普遍認定1至14天,最常見約5至6天,分析目前國內340名境外移入患者,約有119名在入境後2天才發病,如果在入境當下檢測,很有可能檢驗出偽陰性,就有可能直接進到台灣社區與人接觸。


冰島開始出群聚 原因可能在入境檢驗


陳時中也說,境外移入患者中,有29名感染者在入境第7天才發病,有14名感染者在入境第9天才發病,意味著入境時的PCR檢查,很有可能在當下判定成陰性。陳時中特別提出冰島作為案例,該國在6月15日開始實施入境檢驗,陰性就不需居家檢疫,實施當日至6月28日,確診30人,當中5例本土、3例感染源不明。


陳時中補充,冰島在實施入境普篩後,導致2個月以來首起社區群聚感染,由於群聚事件發生,原先計畫7月該國大型聚會與相關活動,以及同時開放邊境的相關政策,可能都需要重新討論。


陳時中掛保證 台灣檢驗量與品質有政府保證


至於台灣檢驗量到底夠不夠?陳時中引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標,重申檢驗量是否足夠,要看當地疫情規模,不是人口總數,而是每日篩檢陽性率(每日確診數/每日檢驗數),才是最可靠的檢驗。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低於5%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解封或放鬆社交距離,台灣則是0.43%。


更多NOW健康報導
▸運動健身前中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盤點4大常見問題
▸八旬老嫗走路卡卡才知子宮脫垂 懸吊手術幫助復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由社團法人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主辦的「2016血友獎學金頒獎典禮」,今年以「美好新生活」為主題,共計吸引近百件作品,角逐學業成績、創意及才藝組等共六大類獎項。協辦企業台灣拜耳公司總裁林達玲表示:「我們鼓勵血友病友們除了努力在課業學習外,也能勇敢追夢,從各種興趣及才藝中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名中年婦女近日常有大拇指彎下去彈不回來,卡住不能動現象,就醫後確診為「板機指」,經「經皮穿刺療法」解決手指卡關及疼痛困擾,目前已經可以自由活動。 右大拇指彎下去就彈不回來 其中一名從事剪髮業的6旬婦人,長期使用剪刀,另一名年近50歲的婦人,則是不斷重複包水餃的工作,這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俗話說,「生贏雞酒香,生輸四塊板」,由此可知,生產蘊含風險,嚴重甚至會奪去媽媽、小孩生命。「第19屆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大會主席、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建南指出,高危險妊娠族群依疾病、情況不同,產婦死亡風險也不一樣,像孕婦若有先天性心臟病「艾森門格症侯群」(Ei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期中藥商將要求政府全面開放中藥材管理技術士,未來不用經中醫師診察、開立處方箋,即可自行調製膏、丹、丸、散給民眾。對此,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藥劑生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此舉恐怕會罔顧民眾用藥安全,造成更多藥物交互作用事件發生,並侵害藥師調劑權、違反藥事法。 中藥商爭取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