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可降低7成死亡率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可降低7成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國際許多研究證實,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阻斷疾病發展為子宮頸癌。國健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推動至今,已使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皆下降約7成左右。然每年仍有約1,400人診斷為子宮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8歲,有近700人死於子宮頸癌,國健署呼籲民眾定期檢查以早期揪出癌前病變。

早期發現與晚期確診 治療費用相差2.5倍

依癌症登記資料及全民健保資料分析發現,在第1年確診為子宮頸癌的個案共1.1萬名中,這些個案的平均健保花費隨著診斷期別越嚴重,花費均大為上升,平均花費在第1年由19萬元(第0-1期)上升至47萬元(第2-4期),相差近2.5倍。且子宮頸癌早期(0-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8成5以上,到第4期則降至2成,顯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預防子宮頸癌有三寶 安全性行為、接種疫苗、抹片檢查

預防子宮頸癌有三寶,安全性行為、接種疫苗、子宮頸抹片。抹片可找出97%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子宮頸癌個案,抹片檢查結果若有異常變化,通常會定期追蹤,或直接用陰道鏡檢查切片,或是檢驗HPV人類乳突病毒。如果診斷結果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若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原位癌接近100% 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會提升。

多年未做抹片檢查 罹癌風險高3倍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體重過重、抽菸或免疫力弱、過早生育為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跟其他癌症一樣,初期都沒有症狀容易忽略,但是抹片檢查就可以在初期發現。國健署表將篩檢資料與癌登資料比對,與3年內有做抹片者相比,3至6年間曾做抹片者罹癌風險約為2倍,6年以上曾做抹片者為3倍,而從未做過抹片檢查者風險增為3.4倍。

顯示越久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風險越高。且有些女性認為已經停經、很少或很久沒有性行為,就忽略或不接受抹片檢查,將自己暴露在罹癌風險之中。

30歲以上女性免費篩檢 早育女性也應注意

誰應該要做抹片?國健署指出,凡是已有性經驗的女性,無論年齡大小都需做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及身體檢查,尤其是較早即有性行為者、多重性伴侶、早婚、生育子女較多或子宮頸曾受病毒感染者,更需特別注意。另外,做過子宮全切除的女性還是需和婦科醫師討論是否需繼續定期做篩檢,如果因為癌症前期或是癌症而進行子宮切除時,殘餘陰道末端仍須定期做抹片檢查!

國民健康署呼籲,30歲以上女性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或可由健保快易通APP查詢是否符合篩檢資格。

 【延伸閱讀】

自體脂肪再生醫學SVF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新希望

青少年思覺失調症腦部傷害大 穩定治療助重返校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抬頭,運動風氣更為盛行,各大鞋履品牌的運動鞋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求鞋若渴的廣大鞋迷。一向著重鞋款舒適度及機能性的美國袋鼠鞋KangaROOS全新推出了Runway Evo跑鞋及Swing復古籃球鞋系列,邀請到了近期相當火紅的狼人殺偶像「邱鋒澤」擔任品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牙齒排列與咬合不正的問題嗎?若輕微者可透過矯正牙齒改善,但若為像下顎後縮壓迫呼吸道等現象,嚴重時恐有呼吸阻塞窒息死亡的風險,這時就得透過正顎手術治療。成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鄭可欣醫師指出,過去在正顎手術上較難解決正顏面歪斜問題,但目前已能透過顏面歪斜的定位系統,大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酷夏高溫,開冷氣睡覺是人生一大享受,但陳小姐早上醒來時總覺眼睛乾澀,有時還會微痛,至眼科檢查,結果為乾眼症,這讓她有點傻眼,問著醫師「不是老年人才會有乾眼症嗎?」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以往乾眼症患者確實以中老年人居多,但最近幾年,年輕族群過度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65歲的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