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宣告缺血2天後「血庫」進帳回升 大台北還缺3300袋才安全!

▲台北捐血中心供應給醫院用血除緊急需求外,一度僅能滿足約4成血液給醫療院所。(照/翻攝自台灣血液基金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受武漢肺炎波及,國內最大受災戶意外落在「血庫」身上,釀起血荒,紛紛快見底,在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開發布缺血警訊二天後,目前各地血庫庫存量略有回升,但大台北地區距離安全庫存量的7天仍有3千3百袋的缺口,呼籲熱血民眾再加一把勁。

台灣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洪英聖表示,這一波「血荒」主要原因,全怪武漢肺炎的負面效應發酵,不少台灣民眾因為擔心感染風險,紛紛不太願意出門、尤其害怕前往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加上大型捐血活動的贊助單位亦喊卡活動,讓捐血人數一口氣銳減。

所幸,在缺血的警訊見諸媒體報導之後,今(17)日各地血庫進量已見回升,目前台中、台南以及高雄都回到7天以上,庫存量已回穩至個別的7.7天、8.1天以及7.6天的水位。

不過,洪英聖說,台北以及新竹的血庫仍在喊渴,新竹庫存僅6.5天,台北最缺、只有5.4天,且A型、B型、O型、AB型血的個別血型都亮起最緊急的急缺「黃燈(庫存量在4天以下)」,他估算,要讓台北血庫回穩至7天以上,尚差3千3百袋。

洪英聖也對民眾喊話,目前各捐血點都是安全的場所,不但加強清潔及消毒頻率,並對捐血嚴格實施量體溫、提供酒精及乾洗手等把關,希望民眾能夠持續發揮愛心,踴躍捐血。

照片來源:翻攝自台灣血液基金會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怕肺炎少出門、大型活動喊卡釀「血荒」! 捐血銳減快2成各血庫見底

快開學怎安孩子的心? 心理師4建議能降孩子對武漢病毒焦慮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你對端午的印象一向是吃粽子、划龍舟、佩戴香包、懸掛艾草昌蒲、喝雄黃酒、正午立蛋、屈原等。其實,這天更是排毒和調整體質的最佳時刻,所以被稱為最強排毒日。 端午,天地之氣相交,陰陽大轉換,是天地人最重要的轉捩點。這時陽氣最盛,如果在日常中做些養生保健,對身體水液代謝、排濁、免疫力提升...

閱讀詳情 »

▲身上發現不明腫塊都應及早就醫診治。(圖非當事人)。(圖為模擬畫面非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為只是感冒!」台中一名34歲男子,去年底在左頸發現有腫塊,自我認為只是小感冒引起,沒想到腫塊卻一路變大,這才連忙就醫,經切片檢查,確診為「瀰漫型大B細胞淋巴癌」第三期,...

閱讀詳情 »

▲落實手部衛生及環境清潔,才能守護幼兒遠離腸病毒威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溼熱天氣,國內又將進入腸病毒的感染高峰,今年重症已累積有12例,國內小兒科醫師就提醒家長,只要小朋友出現嗜睡的類意識狀態改變、劇烈嘔吐、晚上睡覺或甚至白天頻繁不自主的肌肉抽動;沒發...

閱讀詳情 »

孩子健康的身心靈成長,最基本的就是自我認同。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對孩子來說,一個認同形式就是「身體的外表形相」,包含自己的優、缺點與外觀美醜;認同自己的孩子,自我的存在感和價值感較高,在成長過程,也會認同自己是值得被愛和擁有幸福的人。  孩子對自己身體美醜的意識,常常與「是否受到大人足夠的讚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