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室內昏暗無光過敏原恐聚集 誘發鼻過敏一發不可收拾

室內昏暗無光過敏原恐聚集 誘發鼻過敏一發不可收拾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小美是醫院的護士,經常需要輪值夜班,到家休息的時間通常已是光線充足的早晨,不過為了補眠,小美總是習慣把窗簾拉上,維持房間昏暗以便入睡,睡醒已經是太陽剛要下山的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影響正常生理功能運作,還發現鼻子過敏症狀竟一天比一天嚴重,起床總要用掉近半包衛生紙擤鼻涕。


不僅是小美這種日夜顛倒的輪班人員不喜歡房間有太多光線,許多人因為住宅與鄰居距離太接近,或者租屋族因為和房客在同一層樓生活,擔心沒有隱私而不喜歡打開窗簾。然而,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研究指出,長期在昏暗無光的房間生活,有12%的細菌存活著並大量繁殖,而明亮且光線充足的房間,其細菌量只有6.1%至6.8%,這些細菌都是容易導致人們產生咳嗽、打噴嚏等過敏症狀的過敏原,過多的細菌甚至容易使人生病,長久不癒。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細菌和塵蟎都是可能造成鼻過敏的原因,若想積極改善鼻過敏症狀,輕微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抗組織胺藥物或噴劑,能暫時緩解鼻過敏症狀,不過長期服用這些藥物,鼻黏膜容易受刺激而造成纖維化,恐產生藥物依賴,且停藥就會復發;鼻過敏症狀嚴重者,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比起電燒、雷射、微創或一般傳統手術,作用在去除黏膜腫大引起的鼻部症狀,鼻過敏無法痊癒;目前醫學上是使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能夠將鼻內過多敏感神經截除,讓鼻子對於外界過敏原的感受度下降,才能更有效地達到治療鼻過敏的成效。


李宏信醫師指出,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經鼻竇進行,其傷口較深、出血量較高,目前改良過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可在門診局部麻醉狀態下,經由電波射頻低溫熱透的方式,以特製雷管探頭深入鼻腔後端側上方截除多餘神經,約半小時即可完成。不僅傷口小,不破壞鼻黏膜也不易出血,術後可改善7至9成鼻過敏症狀,深受病患及其家屬的肯定。


治療鼻過敏症狀後,如果想降低復發機率,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除了戴口罩、勤打掃之外,盡量維持房間通風、明亮也相當重要。舉例來說,案例中的小美可以在值夜班回家後,打開窗簾、戴著眼罩睡覺,而租屋族則可採用半透明或蕾絲材質、有光線能透進來的窗簾,同時也能維持房內隱私。患者還須注意平時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日均衡攝取蔬果、穀類、蛋白質及奶類,強化體質、提升免疫力才是遠離疾病的最佳對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可能會發現腎臟有1、2顆囊泡,這屬於單一偶發的良性水泡,只需定期追蹤;但如果囊泡顆數眾多就得小心了,可能是體顯性多囊腎,如未積極治療,到了5、60歲就必須洗腎。   41歲的王先生因長年腰痛,看過復健科、骨科都沒改善,最後才至腎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常常沈迷於網路嗎,小心恐因此讓憂鬱情緒找上門,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上網總時數越高者,憂鬱情緒指數越明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尤其憂鬱程度越高者,為了與他人互動而上網的比例越高,且其中也發現平均每隔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遠離大腸癌找上門,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但因大腸癌並未任何症狀,加上許多人誤以為肉眼觀察大便顏色只要正常,就並無需要篩檢必要,小心反而容易使大腸癌悄悄找上門;衛福部樂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趙珂漢指出,大腸癌症狀與息肉的增長息息相關,因此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高先生今年58歲,有喝酒、抽菸、嚼檳榔的習慣,日前因聲音沙啞、吞嚥困難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求診,被診斷為喉癌第三期,並準備接受全喉切除術。耳鼻喉科及整形外科建立手術團隊。讓患者在惡性腫瘤被耳鼻喉科醫師切除的當下,立刻透過「顯微游離皮瓣移植術」,將大腿的皮肉組織移植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