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室內昏暗無光過敏原恐聚集 誘發鼻過敏一發不可收拾

室內昏暗無光過敏原恐聚集 誘發鼻過敏一發不可收拾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小美是醫院的護士,經常需要輪值夜班,到家休息的時間通常已是光線充足的早晨,不過為了補眠,小美總是習慣把窗簾拉上,維持房間昏暗以便入睡,睡醒已經是太陽剛要下山的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影響正常生理功能運作,還發現鼻子過敏症狀竟一天比一天嚴重,起床總要用掉近半包衛生紙擤鼻涕。


不僅是小美這種日夜顛倒的輪班人員不喜歡房間有太多光線,許多人因為住宅與鄰居距離太接近,或者租屋族因為和房客在同一層樓生活,擔心沒有隱私而不喜歡打開窗簾。然而,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研究指出,長期在昏暗無光的房間生活,有12%的細菌存活著並大量繁殖,而明亮且光線充足的房間,其細菌量只有6.1%至6.8%,這些細菌都是容易導致人們產生咳嗽、打噴嚏等過敏症狀的過敏原,過多的細菌甚至容易使人生病,長久不癒。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細菌和塵蟎都是可能造成鼻過敏的原因,若想積極改善鼻過敏症狀,輕微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抗組織胺藥物或噴劑,能暫時緩解鼻過敏症狀,不過長期服用這些藥物,鼻黏膜容易受刺激而造成纖維化,恐產生藥物依賴,且停藥就會復發;鼻過敏症狀嚴重者,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比起電燒、雷射、微創或一般傳統手術,作用在去除黏膜腫大引起的鼻部症狀,鼻過敏無法痊癒;目前醫學上是使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能夠將鼻內過多敏感神經截除,讓鼻子對於外界過敏原的感受度下降,才能更有效地達到治療鼻過敏的成效。


李宏信醫師指出,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經鼻竇進行,其傷口較深、出血量較高,目前改良過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可在門診局部麻醉狀態下,經由電波射頻低溫熱透的方式,以特製雷管探頭深入鼻腔後端側上方截除多餘神經,約半小時即可完成。不僅傷口小,不破壞鼻黏膜也不易出血,術後可改善7至9成鼻過敏症狀,深受病患及其家屬的肯定。


治療鼻過敏症狀後,如果想降低復發機率,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除了戴口罩、勤打掃之外,盡量維持房間通風、明亮也相當重要。舉例來說,案例中的小美可以在值夜班回家後,打開窗簾、戴著眼罩睡覺,而租屋族則可採用半透明或蕾絲材質、有光線能透進來的窗簾,同時也能維持房內隱私。患者還須注意平時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日均衡攝取蔬果、穀類、蛋白質及奶類,強化體質、提升免疫力才是遠離疾病的最佳對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大公衛推估6月底疫情低點 歐洲北美疫情開始降溫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政府,今(20)日上午首次召開全國性防疫會議,上午9時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記者會對外報告,陳宗彥強調各縣市都有共識,22縣市都將在疫情熱區設置篩檢站,一旦確定陽性規定時間內後送。 ▲中央與地方防疫會議摘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國內疫情嚴峻,為提供腦中風患者出院後持續性全方位的照護服務,且獲得客製化的中風資訊,臺北榮總神經後期照護個管師劉子菁護理師自創利用LINE@功能,建置完整的腦中風資訊平台,讓病患與家人不用再感到茫然無措,隨時可獲得臺北榮總腦中風專家團隊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急性後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了對全球生育率的預估,認為到2021年我國生育率將僅剩1.07,為全球最低。少子化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見的經濟因素外,政府有無創造友善的生育環境,也是關鍵的因素之一。而在友善生育中,「女性是否能安心且自由的選擇何時懷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非預期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