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B肝媽媽怕生下B肝寶寶? 懷孕時得做對這件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自己是B肝患者,會不會讓寶寶也罹患B型肝炎?這是不少懷孕媽媽心中都有的擔憂,專業醫師解答,B型肝炎會經由血液或體液水平傳染,也可能在生產時由媽媽傳染給小孩,即是所謂的母嬰垂直感染,懷孕時控制B肝病毒量,能減低垂直傳染的機會。

30多歲的楊小姐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在腸胃肝膽科門診追蹤,目前肝功能正常,肝臟超音波也沒有異狀,已經懷孕12周的她,儘管有些孕吐不適,但產檢時母親胎兒都很正常,回門診追蹤時仍不免擔心的追問醫師,自己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現陽性,會不會讓寶寶也罹患B肝?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母嬰感染可能會變成慢性感染,B型肝炎病毒將長期存在小孩肝臟,這些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的小孩,長大後肝炎發作、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都會增加。

所幸,自1986年開始,台灣全面推行新生兒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B型肝炎疫苗注射,一出生就有機會接受主動和被動免疫,降低B型肝炎感染的機會。

康本初說,約9成的新生兒能成功獲得保護力,少數仍受感染的新生兒,可能是媽媽的B型肝炎病毒濃度較高所致。目前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中,已有懷孕時可以安全服用的種類,高病毒量的媽媽,在第28周(第三孕期)開始服用,可以讓小孩感染B型肝炎的機會降到更低,一般建議由第三孕期服用至產後一個月停藥。

至於一般B型肝炎帶原者何時須服藥?康本初指出,患者在肝炎發作時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包括肝指數持續異常、有肝纖維化、肝硬化時,且藥物須在醫師指示下服用,以免形成抗藥性,服藥期間也要保持追蹤。唯有在肝臟發炎時壓制病毒,才能降低肝硬化、肝癌機會。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工作無加保」紓困發1萬 5/6才受理!2張圖搞懂資格跟流程

磐石艦又1例陽性!與先前35人皆不同艙 其餘344人晚間可回家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政府大力推廣餵母乳的好處,但母乳哺育率卻在近兩年直直落!台灣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101年達到49.6%,在103年降到45.8%,下降3.8個百分點。台灣國健署表示,主因與台灣高接生率醫院與診所,未加入母嬰親善醫院行列有關。台灣國健署調查顯示,103與101兩年相比,...

閱讀詳情 »

拒吃外食在家煮,有魚、肉、青菜、豆腐、水果,以為這樣營養就足夠了嗎?台灣有項「飲食認知/行為調查」針對台灣共657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六成認為在家煮就是均衡,其中更有近八成的自煮族認為自己營養充足,比外食族還高出一成。但實際上,自煮族蔬菜、水果攝取不足、種類單調,嚴重缺乏維生素與礦物...

閱讀詳情 »

牙齒放大1000倍以後,不好好刷牙的人全都驚呆了! 看完這組圖你一定會去刷牙的,千萬別少於兩分鐘,不要偷工減料,否則,你的牙…… 這些圖片來自英國《每日郵報》,通過顯微鏡觀測牙齒,會發現上面有無數的細菌以及更多骯髒的物質,怪不得有人說一次接吻,8000萬口腔細菌大交換,浩...

閱讀詳情 »

好可怕!!肚子裡的黑蟲!!看完後我真的不敢再大口吃這個我平常很愛吃的東西了..... 什麼是肝吸蟲(中華肝吸蟲)?! 中華肝吸蟲(Clonor chissinensis),此蟲在古代典籍即有記載,只是使用不同名稱,它是會跑到肝膽道眾多寄生蟲之一,這種蟲子在人體主要引起慢性病變,臨床上常無明顯症狀。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