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室內通風做得好 守護健康不「肺」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室內通風做得好 守護健康不「肺」力

臺北市地狹人稠,尤其校園及職業場域較密集,應積極預防以飛沫及空氣傳播的傳染病風險,統計105年臺北市結核病確診個案數為933人,其中校園(7~24歲)約佔4%,職場(25~64歲)約佔42%,佔總確診數46%。

預防肺結核 保持室內通風避免到擁擠場域

結核病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藉由飛沫或空氣傳染的疾病,肺結核患者經由咳嗽、打噴嚏、說話、唱歌時,產生約1至5μm大小的帶菌飛沫,周遭的人可能因吸入飛沫或空氣中的飛沫殘核而感染。如要做到「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室內空氣通風及改善環境避免於活動場域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是最基本的防治之道。

長時間待在緊閉環境內容易睏倦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陳少卿表示,臺北市依據結核病工作手冊對結核病確診個案活動空間進行通風換氣檢測, 發現其場域在每天開空調窗戶緊閉下,二氧化碳(CO2)濃度檢測值高達1000ppm以上,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所產生的高濃度CO2除讓人睏倦外,更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散播。

建議善用開窗通風方式以稀釋傳染性結核病病人所在區域的帶菌空氣濃度。學校及職場等室內空間,平時應注意保持空氣流通及留意室內環境空氣品質,守護學生與員工健康,以避免空氣傳播衍生成聚集事件發生。

咳嗽超過3周應立即接受X光檢查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結核病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症狀和感冒類似,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時可透過簡易「七分篩檢法」自主檢視症狀,若有其中症狀者達5分(含)以上者應儘快就醫。如果咳嗽有痰超過3週,應立即就醫接受胸部X光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結核病可經由治療而痊癒,只要遵照醫師的囑咐,持續接受6至9個月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即可恢復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高二生不明肩膀痛,檢查發現竟是背書包背到脊椎側彎!學校剛開學2周,就有名高二女學生因為背書包出現肩膀痠痛及腰痛。就醫才發現女同學因為長期單肩背書包,脊椎已經呈現反C型現象。專業物理治療師提醒,平時可做聳肩及擴胸2招運動,幫助放鬆肩膀肌肉,讓學子讀書事半功倍。 單肩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毒品氾濫,混毒死亡案例層出不窮,新興毒品的偽裝,也容易就接觸毒品而上癮。有些年輕學生以為,這是朋友之間一種關心的方式,卻不曉得一顆包藏毒品的糖果,很可能就會利用人性弱點,不自覺地掉入毒品陷阱。 毒品氾濫加上新興毒品偽裝容易上癮 雖然誤食毒品不一定會立即成癮,但萬一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痛哪裡就貼哪裡」超過95%的民眾,每年會有肌肉骨骼痠痛的經驗,你曾有疼痛難耐的經驗嗎?有些人會自行使用貼布疼痛藥膏、噴霧劑來緩解不適感,但這些解痛方法,真的安全嗎? 姿勢不良、神經敏感都可能是造成痠痛的原因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除了沒有運動、長時間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3歲的主婦陳太太去年6月起出現雙側聽力減退症狀,就診後發現兩側中耳都有積水現象,經中耳積水抽取及藥物治療後雖然聽力一度改善,但同樣的問題反覆發生,且中耳積水後2個月患者每天發燒、全身倦怠、食慾減退,住院後經檢查發現肺葉下方有3公分大小的腫塊。加上伴隨鼻竇黏膜增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