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室內通風做得好 守護健康不「肺」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室內通風做得好 守護健康不「肺」力

臺北市地狹人稠,尤其校園及職業場域較密集,應積極預防以飛沫及空氣傳播的傳染病風險,統計105年臺北市結核病確診個案數為933人,其中校園(7~24歲)約佔4%,職場(25~64歲)約佔42%,佔總確診數46%。

預防肺結核 保持室內通風避免到擁擠場域

結核病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藉由飛沫或空氣傳染的疾病,肺結核患者經由咳嗽、打噴嚏、說話、唱歌時,產生約1至5μm大小的帶菌飛沫,周遭的人可能因吸入飛沫或空氣中的飛沫殘核而感染。如要做到「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室內空氣通風及改善環境避免於活動場域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是最基本的防治之道。

長時間待在緊閉環境內容易睏倦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陳少卿表示,臺北市依據結核病工作手冊對結核病確診個案活動空間進行通風換氣檢測, 發現其場域在每天開空調窗戶緊閉下,二氧化碳(CO2)濃度檢測值高達1000ppm以上,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所產生的高濃度CO2除讓人睏倦外,更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散播。

建議善用開窗通風方式以稀釋傳染性結核病病人所在區域的帶菌空氣濃度。學校及職場等室內空間,平時應注意保持空氣流通及留意室內環境空氣品質,守護學生與員工健康,以避免空氣傳播衍生成聚集事件發生。

咳嗽超過3周應立即接受X光檢查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結核病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症狀和感冒類似,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時可透過簡易「七分篩檢法」自主檢視症狀,若有其中症狀者達5分(含)以上者應儘快就醫。如果咳嗽有痰超過3週,應立即就醫接受胸部X光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結核病可經由治療而痊癒,只要遵照醫師的囑咐,持續接受6至9個月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即可恢復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食藥署統計我國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發現103年國人服用約3億3900萬粒安眠藥,此數量足以舖滿一座雪山隧道的長度,其中又以佐沛眠 (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千7百零9萬粒居首位。 幻想、幻聽、躁鬱 睡眠品質差 實證瞭解失眠病患的成因與鑑別診斷,可見慢性精神...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7歲的陳先生,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身體狀況一向良好,所以並未定期檢查肝臟,今年因為體力、食慾變差、體重下降,身體檢查時意外發現肝腫瘤,電腦斷層影像發現巨大肝腫瘤超過10公分,佔據左右肝葉,併發腹水,於2家大型醫院就診後被告知是嚴重晚期肝癌,無法以手術或是栓塞的方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許多人在享受高熱量大餐後,會用激烈運動來消除自己的飲食罪惡感,殊不知過度的劇烈運動也存有風險,北市一名年近50歲朱先生,到健身中心自行使用跑步機快跑10公里,及重量訓練等極高強度運動後,感覺呼吸急促、胸悶及全身無力,當時未緊急就醫僅於家人陪同下返家休息,夜間情況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陳先生長期在內科看診領取糖尿病藥物控制病情,醫師提醒陳先生除須認真監測血糖、血壓的變化外,還須定期掛眼科追蹤視網膜健康狀況,留意視網膜是否有病變。 長期高血糖 導致腎、視網膜病變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鄭琪睿醫師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當前青壯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