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害怕術中麻醉藥過敏? 手術前置作業不可大意

害怕術中麻醉藥過敏? 手術前置作業不可大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麻醉對於手術的成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有很多民眾擔心,會不會發生麻醉藥過敏,甚至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在手術前先進行藥物過敏測試。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楊承憲醫師表示,大部份藥物過敏並無法事先檢查而預防,所以術前的藥物過敏史是重要參考資料,民眾一定要在手術前製作業與醫師充分溝通,若為高風險病人,就會考慮藥物過敏原鑑定,來選擇比較安全的藥物,或是利用高階的術中監測儀器,有助於及早發現、診斷與治療。

過敏反應與體質相關 術前應告知過敏藥物

過敏是一種不可預期的特異反應,只要接觸到過敏原,就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但是否會發生過敏反應其實跟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楊承憲醫師說明,手術過程中,有很多機會接觸到過敏原,藥物是最常見誘發因素,其中最常見的是抗生素,因為為了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大多數手術前都會給予抗生素;反而麻醉藥占的比例不是第一,不過麻醉時會同時使用多種麻醉藥物,這些藥物也有可能引起過敏。

楊承憲醫師表示,不管是何種藥物引起過敏,在麻醉中發生都會比較難處理,因為難以判斷何種藥物是過敏原,且麻醉下的過敏反應不容易診斷,因為麻醉中通常病人睡著了,或是無法表達;麻醉藥本身也會抑制身體一些功能,增加治療上的困難,萬一發生「過敏性休克」的嚴重過敏反應,若沒有及時處理,死亡率將會非常高。

高階術中監測儀 協助醫生掌握病人狀況

對於是否需要於術前測試對麻藥有無過敏,楊承憲醫師解釋,因為麻醉藥種類眾多,常規上不會做過敏測試,因為測試也不是很有效,不知道針對哪個麻醉藥去做測試,所以通常用會採取病史詢問的方式。他也提醒民眾,有藥物過敏一定要告知醫生,醫生會查看在手術過程中,有沒有可能使用到此類藥物,若高風險病人,可能才會再安排藥物過敏的測試。

近期有醫院分享,利用高階的術中監測儀,針對術中發生嚴重性休克,可以更早做出診斷,未來也許是一個可以提供麻醉醫師更安全的方式來掌握病人狀況,以減低嚴重性過敏所產生的不良後果,有助於及早發現、診斷與治療。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術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醫病雙方尋求雙贏。

【延伸閱讀】熬夜、工作壓力大 熟齡女吞B群仍狂掉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寒假,台灣健康教育推廣協會攜手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廣招全台國小國中學童,聚集醫護人士,透過重量級設備,讓課程變得更加有趣好玩!在寒假課程中體驗專業醫護人員的辛勞,並且從中學習,在遇到需要醫療或是疾病的狀況下,能有基本概念與知識幫助自己與家人。學中玩玩中學課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早期胃癌、食道癌,當癌細胞還未侵犯至黏膜下肌肉層時,可利用特殊的電刀從黏膜下層將癌腫瘤整片「刨除」!一名82歲男性,3年來長期深受胃食道逆流和慢性胃炎困擾,經胃鏡檢查未發現有胃潰瘍情形。去年6月定期做胃鏡檢查時,在幽門附近胃壁有小於1公分的潰瘍,由於潰瘍情形特殊,經進一步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家中的孩子咳嗽咳不停!咳到滿臉通紅的樣子令人心疼,家長可能將自己的感冒藥水稀釋給孩子使用。然而孩子及成人的藥物成分不同,如此可能會造成孩子身體不適,甚至中毒。馬偕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張龍提醒家長,對於孩子的咳嗽務必釐清原因,遵循醫囑,對症下藥。對症下藥找對療方 避免孩子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許多家長認為「看螢幕」對孩童有害,但3C產品已成為現代生活一部分,專家建議家長與孩童討論最合適的時間限制。英國皇家兒科醫學院(RCPCH)日前發布指引,建議家長應考慮家中螢幕時間是否「控制得當?」、「干擾作息與睡眠」、「導致零食過量」決定螢幕使用時間。RCPCH主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