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人不睦如何排解? 這些方法要牢記

家人不睦如何排解? 這些方法要牢記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前陣子駭人聽聞的水泥封屍命案新聞,讓人不禁懷疑,姑嫂兩人的長時間不和睦到底多嚴重,最終釀成悲劇?其實除了姑嫂問題,婆媳問題更加常見,從原生家庭到新組成家庭,生長環境差異不免造成許多摩擦。家人的人際相處更難迴避,遇到不睦的情事,到底該如何排解壓力、解決問題呢?

息事寧人、追求表面和平 積怨更易釀危險

精神科醫師陳嬿伊表示,家人間產生的摩擦常見因素是理念價值觀的差異。因為不願破壞和平而缺乏溝通,不斷隱忍;或是溝通不良,情緒管理較差,則易引發吵架或積怨。上述新聞案例中的先生身為一個中間者,息事寧人的想法非常危險。中間者應扮演好溝通橋梁,減少誤會。但萬一對方要求太超過,也要考量自身能力與負擔,不要一味為了和平或是達到對方期待而失去自主性。

各種壓力上身,讓青壯年人喘不過氣。為抗壓世代提出心靈解藥的《心好累》書中提到,家庭關係中最常見的婆媳問題,中間者的丈夫若要減少衝突,平常就要多留意相處是否有嫌隙。但若雙方都很強硬,「身為丈夫與兒子的你,要懂得適時地在立場上切割清楚」。不要讓雙方矛頭都指向自己,「要讓父母明白你有盡力在協助改善婆媳問題」。

避免自身陷危機 多觀察對方情緒、舉動變化

至於該如何察覺自己是否身陷危險情況?陳嬿伊醫師建議,可多觀察衝突對象的情緒,例如易生氣、將事情過度放大,並且合併自傷或傷人的念頭就要當心。但接觸時間不多的家人,可回想以前跟現在舉動、態度的變化。

溝通技巧有幾個重點,包括切中問題癥結點;當面溝通,避免請第三方傳話或傳紙條過程中產生誤會;溝通時對事不對人;避免溝通時用「情緒性表達」,嘗試在情緒和緩後表達意見;溝通目的是為了達成共識,通常第一次很難順利達成,需要彼此共同努力。

運動、吐苦水、培養興趣來減壓

對於壓力造成身心症的治療方式,首先要排除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問題。比較輕微的情形建議參與專業心理課程、或是閱讀相關心理書籍學習調適的方法。若還是無法改善,則建議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若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工作、家庭、學校等),醫師才會考慮搭配藥物治療。若是溝通無效,需要學習調適自己心態與釋放壓力時,可採用幾種方式:

1、規律運動,1週至少3次,每次超過30分鐘。

2、找到固定吐苦水或講心事的朋友。

3、抽空培養興趣,此興趣應避開壓力環境(像是家裡或是工作相關內容),例如去外面學習插花、上烘焙課等。

陳嬿伊醫師強調,遇到家人間的衝突時,溝通更勢在必行。誠如《心好累》書中提到,「若要維持表面和平而選擇不說,雖然表面看似平靜無波了,卻在關係中埋下不滿的引信。」應面對、溝通、解決問題,而溝通過程應「表達自己的情緒,而非情緒性表達」。事情真的無法解決時,也要調整心態,才能避免憾事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誤以為手術一勞永逸 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痛不欲生「明明開過刀了,為什麼子宮內膜異位症又找上門!」一位29歲的空姐,五年前因卵巢長了5、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前後接受過兩次的手術治療,原有的經痛、經血過多症狀因而減緩,讓她放下心來。未料,一年前開始又出現嚴重經痛,伴隨經血量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國人氣喘罹患病例數從2000年的5萬6千人至2011年增加到10萬1千人,病例足足增加一倍之多,且其中仍有許多氣喘患者因未就醫而無法被診斷與治療。為全方位改善氣喘對國人健康的危害,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於去年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狗狗第一大死因癌症 傳統療法成效有限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也是許多人家中最疼愛的毛小孩,一旦生病,往往讓飼主擔憂不已。根據資料統計,癌症名列狗狗第一大死因,尤其年紀超過十歲以上的狗狗,腫瘤發生機率越高;其中又以狗乳腺癌為最常見的腫瘤類型之一,好發於7~12歲未結紮的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你笑對了嗎?微笑不僅有助於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增加求職錄取機會,但你知道怎麼笑最受歡迎嗎?正面的笑容與側面的笑容也有所差異。據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調查發現,大家最喜歡的笑容呈半月型,上排牙齒下緣與下唇弧線一致最受歡迎,而在側臉呈現的微笑,男女喜歡的角度卻大不同。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