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人中風了! 照顧者身心俱疲怎麼辦?

家人中風了! 照顧者身心俱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家人中風怎麼照顧?」、「該辭職嗎,沒薪水怎麼辦?」或「會二度中風嗎?」是許多腦中風患者及其家人心中的惶恐。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陳景寧秘書長指出,家庭成員中風是家庭額外壓力,而照顧者可能因缺少社會資源與照顧資訊,加上可能同時得面臨工作者、母親、女兒等多元角色,覺得恐慌無力。陳景寧表示,新手照顧者即使適應了第一次中風的照顧生活,但還可能面臨二次中風的風險,讓照顧程度隨病程越趨複雜,自身健康、家庭關係和經濟社交等更大受影響。

每年有 3 萬人中風 二度中風易失智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部主任林永煬表示,台灣每年約有3萬名腦中風患者,其中近一萬五千位患者會有失能現象需要旁人照顧,重度失能者甚至須 24 小時看護,對家庭、社會影響甚大。中風是成人殘障主因,風險因子除了三高、肥胖、抽菸、過度喝酒等,近年來發現心房顫動等心律不整也是常見的中風原因。一般而言,大約有 1/10 首次中風患者, 在一年內可能會再次中風, 這當中 6-7 成中風類型與第一次類似,顯示相同病因若沒有妥善控制,會再度中風,更加重肢體障礙,甚至傷及記憶及認知等大腦功能而造成失智。

預防二次中風 須遵醫囑服用藥物

如何預防二次中風? 林永煬建議所有中風患者應注意生活習慣,飲食宜少油少鹽、適度運動、防範跌倒、戒菸少酒、放鬆心情; 在專業醫療方面,需了解腦中風可大致分為缺血性腦中風(佔約 70~80%)及出血性中風(佔約 20-30%),預防二次中風的要 領除了上述有關生活習慣的調整外,需針對其相關危險因子做好控制,缺血性中風若導因於動脈硬化,須服用阿斯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血管再次堵塞。而阿斯匹靈歷史悠久,是預防缺血性中風很常用的藥物,但有些患者服用阿斯匹靈可能會產生副作用,輕微副作用如胃食道逆流、胃口差、胃灼熱、腸胃不適等,嚴重副作用則會引起腸胃道大量出血或腦出血等,尤其老人不適機率較高。林永煬建議病患及家屬每日觀察糞便顏色是否為黑便,若非食用豬血等食物因素造成的黑便,應及早就醫,評估是否有腸胃道潰瘍等病況,必要時更換為腸胃副作用較少的抗血小板藥物。林永煬提醒,有些患者一開始只顯得胃口不好漸漸變得虛弱臉色蒼白,就是警訊,要非常留意。

對抗中風不孤單 醫藥及社會團體攜手

為響應 10 月 29 日「世界中風日」,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每年舉辦腦中風防治推廣園遊會,邀請國內醫護專家、社福團體、社會大眾與腦中風病友及家屬站在一起,讓他們對抗疾病不孤單。而法國賽諾菲藥廠 10 多年來持續熱心參與公益活動,且深感中風家庭照顧的艱辛,特別邀請醫師參與抗栓大作戰的慈善活動。
醫師只要在活動網頁上進行互動遊戲,賽諾菲就會協助捐款給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支持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供長照預備課的服務,如照顧技巧指導、心理類支持、協助照顧資源安排與喘息服務。目前政府及社會各界都非常重視長期照護議題,林理事長提醒如果您是剛面臨家人失能的家屬、遭遇照顧問題的新手、或是照顧負荷已影響自身工作的照顧者,皆可善用長照資源減輕壓力,獲得必要的協助,成為聰明照顧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男性不能忽視HPV感染問題!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黃玉成理事長指出,重複感染HPV可能會引發相關癌症或疾病。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則建議,男性感染HPV機率為女性4倍,男性更應積極預防。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提到,預防HPV是近年國際健康趨勢,呼籲男女一起預防,鼓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傳統矽膠L型鼻模 莢膜攣縮變朝天豬鼻以往整形手術多使用傳統L型鼻模,材質較硬,無法依照每個人鼻型調整,外型較不自然,莢膜攣縮風險高,可能導致移位、變成朝天鼻,莢膜攣縮嚴重可能導致鼻模穿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工植入物已大幅降低莢膜攣縮的風險,穩定度也增高。隆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你聽過肌少症嗎?人體老化是個正常現象,而人體肌肉的流失也是,是自然且持續的生理現象,隨著年紀越大,流失的速度也越快,過了40歲,每十年流失8%,到了70歲,每十年流失15%。其中腿部的肌力流失更為快速且明顯,也就是為什麼人上了年紀走路就變慢、變虛弱,有時需要柺杖輔助行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病友真的很重要!廖先生在確診淋巴癌第2期時,驚慌失錯,人生進入倒數計時,並與家人交代後事,但認識另1名80歲淋巴癌病友之後,才知無須悲觀,可用的抗癌武器眾多,別讓恐懼給擊倒。隨著科技進步,現在連LINE智慧聊天機器人也能成為抗癌神隊友。 每年9月15日為「世界淋巴癌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