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人用愛灌溉 罕病天使用畫說內心世界 

家人用愛灌溉 罕病天使用畫說內心世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8歲罕病天使于昕蕎(以下簡稱蕎蕎),8個月大時罹患「粒線體缺陷症」、17歲又確診為罕見疾病小腦萎縮症,造成語言、智能、肢體等多重障礙;蕎蕎12歲開始學習畫畫,透過畫作表達出她的內心世界。彰基副院長暨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劉青山表示,蕎蕎從小有行動平衡障礙及輕度語言障礙,已經長大轉變為婷婷玉立的少女,更在父母辛苦照顧及培養下,用愛澆灌孕育出蕎蕎的繪畫天份。

基因突變 青春期再罹「小腦萎縮症」

蕎蕎的新生兒檢查一切正常,三個月大時發現她頭頸晃來晃去無法挺起、眼睛常常往上飄等症狀,透過北、中部醫院進行腦波、MR、眼科及脊髓液等檢查,診斷出「粒線體缺陷症」,那時蕎蕎僅8個月大。

從9個月大起,蕎蕎開始復健,訓練至近1歲半,終於可以手撐著地坐著,但像布娃娃般的一碰就倒、2歲半時因舌繫帶太短進行手術、3歲半才能夠訓練爬行。

蕎蕎爬行到9歲才能站著、15歲可以牽著手走路,日日努力復健,卻在17歲這年,透過基因檢測確診出患有罕見疾病「脊髓小腦動作協調障礙29型」,這是相當罕見的基因造成的突變,原來這才是造成她視覺搜尋較慢、肌肉運動神經協調不良、語言及智能也都受到影響的多重障礙原因。

罕病天使成長 支持來自陪伴與愛

劉青山副院長表示,在眾多之神經罕見疾病中,一部份是遺傳、一部份是先天突變、一部份是後天不明原因,小腦萎縮症患者占大多數,至今沒有特效藥物。在門診中,除了給予適當之保健及症狀治療藥物外,也給予遺傳諮詢、復健、中醫、營養、心理諮商,還有靈性關懷。

蕎媽林淑寬表示,讓蕎蕎學畫畫是希望,能夠成為其抒發情感的管道。由於視力與肢體動作的不協調,蕎蕎一幅畫作的一小區塊都要花上二個小時處理並且就要休息,因此一幅畫需要二個多月才能夠完成;因畫畫的關係,蕎蕎的肢體細動作、以及認知學會,對周邊事物觀察有很大的進步,學畫五年的意外驚喜是,原本0.2、0.3的視力達到0.7與0.8。

劉青山鼓勵罕病病友,除了醫療團隊的治療及關懷外,也要啟發病友自身的潛能,除了有醫療團隊滿滿的關懷,可以培養本身的才藝興趣,正向面對疾病。

【延伸閱讀】

5.5公分肝癌大腫瘤 一二線標靶治療有成

爆菊影響房事?! 藥師分享有「痔」無恐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老年男性睡覺時多數都會打鼾,有打鼾時可別大意!高醫神經科及睡眠中心主治醫師徐崇堯指出,嚴重打鼾病人中,大約有8成會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是因夜間血氧濃度不足,起床後幾個小時就有疲倦困頓等現象,這時若必須從事專注力集中的工作時,恐易發生意外,不得不慎。臨床上,1名遊覽車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許多家長常有疑問,為什麼自家小孩學習力、記憶力遠不如其他同齡兒童?根據兒盟2013偏鄉教育調查報告顯示,偏鄉弱勢學童學習經驗匱乏、缺乏外部文化刺激,實際操作經驗也相對降低,影響腦部活化與記憶力。因此,調查偏鄉弱勢兒童在校外參賽、科展等經驗,較優勢兒童明顯偏低。兒童福利聯盟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骨折手術後可得要小心,以免術後傷口發炎!臨床上,就有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因為車禍骨折肌腱斷裂,手術完成後,卻沒有好好照顧,甚至還在傷口上踩了一腳,結果竟導致細菌感染進而造成骨髓炎。豐原醫院骨科主任李永恆表示,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因車禍造成右足踝骨折肌腱斷裂,開刀打釘子固定一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千萬不要小看腸胃不舒服,小心恐藏致命殺機!根據衛生署統計,2011年台灣十大癌症死亡排行中,就有六個是消化道癌症,甚至有研究發現,乳癌、心臟病、糖尿病、失智症及憂鬱症,都與腸胃道健康大有關係。前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會長、陽明大學生化暨分生所蔡英傑教授表示,腸胃道疾病不只是消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