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戶傳染比例高! 感染科醫師教「如何做好居家防疫?」

家戶傳染比例高! 感染科醫師教「如何做好居家防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要防止家庭群聚,從阻絕外部環境及職場的防範開始!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提供民眾社區流行防疫三妙招,針對防疫基本篇、出門上班篇、回家篇三重點,提醒民眾要留意從出門到回家後的防疫,落實「三明治洗手法」以及居家區分「汙染區」和「清潔區」,阻斷病毒上身。

觸摸環境物件 一定要酒精洗手  

顏慕庸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接觸後用手摸門把,病毒沾附在環境三天,此時病毒能透過門把、廁所水龍頭、咖啡機、冰箱把手、影印機等「環境媒介」來傳播,提醒民眾在觸摸這些物品前後、進出電梯、出入公共場所都要進行酒精洗手,不可以只用水,而辦公室內接觸到的公文、文件、零錢、紙筆等,落實「消毒–碰觸–消毒」的「三明治洗手法」,阻斷病毒上身。

事前做好分區 隨身攜帶酒精消毒

顏慕庸提醒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首先自己不能有發燒咳嗽感冒等「禁止進入」的症狀,並全程戴上口罩保護自己及他人。可以先設定哪一隻手為清潔手、哪一隻手是污染手,做好污染分區,當搭乘計程車、捷運、公車或Ubike時,手部碰觸到把手,或衣物包包碰觸到座椅,也會將自身衣物暴露在未知的風險中,一定要隨身攜帶酒精,下車後落實雙手清潔消毒,確保乾淨衛生。

防環境污染帶回家 呼籲設置「清潔區域」

顏慕庸說明回家後,民眾可在家中劃分「緩衝區」、「清潔區」不同的風險區域,回到家進門後先在「緩衝區」以酒精噴消雙手,立刻把衣物、背包換下來,集中放置,並先用酒精或次氯酸水消毒後,或是將物品靜置在污染區三天以上,即可以清潔裝踏入家裡的「清潔區」,就能安心生活。

【防疫基本功】:少群聚、戴口罩、勤洗手、飛沫、接觸、環境。

【出門上班篇】:觸摸環境物件要酒精洗手,例如進出電梯、辦公室內接觸到的公文、文件、零錢、紙筆等,確實落實「消毒–碰觸–消毒」的「三明治洗手法」及事後環境清消,以阻斷病毒上身。

【回家篇】:維持家中清潔區,返家後將外出衣物和包包集中放置並使用酒精或次氯酸水消毒。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2021.06.18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8日為止,已經有518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月15日新北市冷區金山突然出現6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係家庭群聚所致,市長侯友宜宣布16日上午即派出金山機動快篩隊到當地進行普篩,希望能夠盡快將潛伏在鄉間的感染者找出,杜絕感染源,而這支臨危受命,在不到半天時間即整裝出發的機動快篩隊就來自「亞東醫院快篩快打部隊」。亞東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第2批莫德納疫苗即將來台,今(18)日上午副指揮官陳宗彥證實,下午16時將會有24萬劑運抵台灣,效期至今年12月15日;另外,陳宗彥提出,總統蔡英文不排除與郭台銘見面。 陳宗彥表示,今日下午確實會有24萬劑莫德納疫到台灣,按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有好多人不太清楚CT值是什麼?為什麼CT值越高傳染力沒有更高?為何在國內檢測是陰性出國後竟變成陽性個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吳俊忠院長指出,CT值是用病毒核酸檢測(PCR)儀器量測病人病毒含量,當PCR的結果Ct值越高時,代表檢體所含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