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戶傳染比例高! 感染科醫師教「如何做好居家防疫?」

家戶傳染比例高! 感染科醫師教「如何做好居家防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要防止家庭群聚,從阻絕外部環境及職場的防範開始!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提供民眾社區流行防疫三妙招,針對防疫基本篇、出門上班篇、回家篇三重點,提醒民眾要留意從出門到回家後的防疫,落實「三明治洗手法」以及居家區分「汙染區」和「清潔區」,阻斷病毒上身。

觸摸環境物件 一定要酒精洗手  

顏慕庸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接觸後用手摸門把,病毒沾附在環境三天,此時病毒能透過門把、廁所水龍頭、咖啡機、冰箱把手、影印機等「環境媒介」來傳播,提醒民眾在觸摸這些物品前後、進出電梯、出入公共場所都要進行酒精洗手,不可以只用水,而辦公室內接觸到的公文、文件、零錢、紙筆等,落實「消毒–碰觸–消毒」的「三明治洗手法」,阻斷病毒上身。

事前做好分區 隨身攜帶酒精消毒

顏慕庸提醒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首先自己不能有發燒咳嗽感冒等「禁止進入」的症狀,並全程戴上口罩保護自己及他人。可以先設定哪一隻手為清潔手、哪一隻手是污染手,做好污染分區,當搭乘計程車、捷運、公車或Ubike時,手部碰觸到把手,或衣物包包碰觸到座椅,也會將自身衣物暴露在未知的風險中,一定要隨身攜帶酒精,下車後落實雙手清潔消毒,確保乾淨衛生。

防環境污染帶回家 呼籲設置「清潔區域」

顏慕庸說明回家後,民眾可在家中劃分「緩衝區」、「清潔區」不同的風險區域,回到家進門後先在「緩衝區」以酒精噴消雙手,立刻把衣物、背包換下來,集中放置,並先用酒精或次氯酸水消毒後,或是將物品靜置在污染區三天以上,即可以清潔裝踏入家裡的「清潔區」,就能安心生活。

【防疫基本功】:少群聚、戴口罩、勤洗手、飛沫、接觸、環境。

【出門上班篇】:觸摸環境物件要酒精洗手,例如進出電梯、辦公室內接觸到的公文、文件、零錢、紙筆等,確實落實「消毒–碰觸–消毒」的「三明治洗手法」及事後環境清消,以阻斷病毒上身。

【回家篇】:維持家中清潔區,返家後將外出衣物和包包集中放置並使用酒精或次氯酸水消毒。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你有沒有過一覺醒來眼睛裡莫名其妙長出了個針眼的經歷?針眼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症。通常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但是一般一周左右會自動消失。閱讀本文你會得知一些方法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並且學會預防針眼的複發。  快速緩解 清洗針眼。針眼是由於灰塵,糞便以及其他殘片和細菌感染了皮脂腺。所以當...

閱讀詳情 »

怎麼樣促進兩人的『性福』健康呢!根據調查,好的性愛也能使很多疾病往好的方向發展呢! 很多夜晚,你也許想來一場火辣辣的性愛,但蒼白的情話已經無法激起聽覺的敏感,熟悉的容顏也沒有了視覺的驚喜。怎麼辦?越來越多的經驗表明,這樣的時刻需要你換種方式觸摸“性”福。其實,那些性生活默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大家都知道,要營養均衡,「挑食」絕對禁止的,但中醫師認為,腸胃不暢者,本來就應該「挑食」,反而保護腸胃。 中醫科劉益伸醫師認為,腸胃不好者、易脹氣者,主食方面應避免食用黃豆、黑豆、綠豆等,除了難消化外,還容易脹氣。若是要吃豆類,如夏天最愛的綠豆湯,則建議浸泡八小時後再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住家附近有廟宇空污加倍!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香火鼎盛的台北市龍山寺內,其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360微克,高出台北市平均值近50倍。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PM2.5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更會導致心臟病、心肌梗塞、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上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