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一位30多歲女性,之前為確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解隔離後因為持續有咽癢、咽喉不適,偶而還有咳嗽的症狀,特地掛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就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和團隊開立清肺飲,給予保養呼吸道並緩解輕微呼吸道症狀,患者陸續服用一陣子後,咽癢咽乾很少發作以外,一年多來未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要防止家庭群聚,從阻絕外部環境及職場的防範開始!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提供民眾社區流行防疫三妙招,針對防疫基本篇、出門上班篇、回家篇三重點,提醒民眾要留意從出門到回家後的防疫,落實「三明治洗手法」以及居家區分「汙染區」和「清潔區」,阻斷病毒上身。觸摸環境物件 一定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產後困擾多! 痔瘡、暗沉、斑點樣樣來懷胎10月喜當人母,產後痔瘡、臉上斑點、皮膚與私密處暗沉樣樣來,醫師表示,這是因為懷胎過程腹壓增加,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而導致痔瘡容易膨出,荷爾蒙改變也大有影響。整形醫美集團大腸直腸外科賴依伶醫師表示,懷孕期間荷爾蒙因黃體激素升高的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醫師,我每年都有定期做健檢、抽血驗癌症指數,為什麼還是得肝癌,而且一發現就已經轉移……?」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黃天佑醫師回想,這是一位45歲令他印象深刻的病患張先生(化名),在確診後詫異又難以接受地和他說道。從事業務的張先生,時...

閱讀詳情 »

許多消費者在選擇食物上,會掌握『越少越好』、『無就是好』的觀念去做篩選。不過像益生菌這類的保健食品,還是建議要懂得挑選正確的益生菌,定期且長期的補充,才能發揮益生菌的最大優勢。 如果沒有進一步理解益生菌當中不同的添加成分,有時候反而會對益生菌產生誤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選擇益生菌前,先理解添加的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細胞肺癌「發現晚、生長快、易擴散、高復發」,令患者沮喪不已。不過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及肺癌團隊召集人黃俊耀表示,近來加入免疫療法,合併原有的化療,1/4患者已有機會存活超過24個月,治療前景漸露曙光,鼓勵小細胞肺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對於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王經理因心臟疾病長期固定在心臟科門診追蹤,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的關係,認真洗手、戴口罩,有任何聚會想辦法推辭不出席,唯恐自己不小心染疫,心臟會不會受到影響,每次定期回診不斷詢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留意的。感染COVID-19後  肺部血氧更缺乏新竹臺大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剛踏入健身房的你,對於健身還有著種種疑問嗎?像是一旦中斷訓練,肌肉就會變成脂肪、汗流越多就瘦越多、是否要買教練課程等,健身教練指出,運動跟投資一樣,需要長期經營,短線操作容易造成身體負擔,運動前,先釐清三個迷思。 1.汗流越多不等於瘦越快有些人為了瘦身,穿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院人力進駐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台北榮總今(16)日宣布,接受台北市衛生局委託,6月15日起承接北投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主要收治醫院或社區篩檢站快篩陽性且為無症狀或輕症,以及雖達出院標準但居家隔離有困難者,將以救護車規格的防疫巴士接送病人,最大收治容量可達188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讓不喝母乳的寶寶,也能吸收到母乳中的成分,藉此刺激腸道益菌生長、抑制壞菌滋生,維持腸道健康,業者會利用微生物模擬製造與天然母乳中相同的乳寡糖,食藥署今(16)日便公告訂定「以基因改造大腸桿菌K-12 DH1 MDO MAP1001d菌株發酵生產的2′-岩藻糖基乳糖...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