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比肺腺癌生長快5倍 免疫治療替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續命

比肺腺癌生長快5倍 免疫治療替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續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細胞肺癌「發現晚、生長快、易擴散、高復發」,令患者沮喪不已。不過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及肺癌團隊召集人黃俊耀表示,近來加入免疫療法,合併原有的化療,1/4患者已有機會存活超過24個月,治療前景漸露曙光,鼓勵小細胞肺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對於治療的期待, 共同評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不要放棄希望。

小細胞肺癌4特性 平均存活期不到一年
比肺腺癌生長快5倍 免疫治療替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續命

何謂小細胞肺癌?黃俊耀醫師說明,肺癌根據病理組織分類複雜,染色後在顯微鏡下細胞濃染、顆粒小,因此被稱小細胞肺癌,以抽菸男性居多。

黃俊耀醫師提到,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快,比肺腺癌快5倍,容易遠端轉移,患者幾乎沒有機會開刀,70%發現已屬於晚期,且80%患者已是擴散期,代表腫瘤已離開胸廓,轉移至腦部、骨頭等處,難以局部放射線治療。

即使小細胞肺癌對於化療、放療反應良好,腫瘤短期內都會縮小,不過黃俊耀醫師坦承,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經驗,治療3-6個月後腫瘤復發機率高,「治療相對棘手,治療策略與其他肺癌不同。」

免疫療法 擴散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續命

根據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小細胞肺癌比率當年僅約6%,黃俊耀醫師指出,小細胞肺癌比率不超過10%,患者數量少,新藥研發也少,過去1990至2015年代,以化療和放療為主,2012年流病研究,台灣小細胞肺癌平均存活期,侷限期約10.3個月,而擴散期僅5.6個月。直到2015年之後,免疫治療出現,在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和肺腺癌獲得不錯效果,近年開始轉至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

何謂免疫治療?黃俊耀醫師解釋,其中一種治療策略,是根據腫瘤細胞的表面會表現PD-L1受體,T淋巴球表面則表現PD-1受體,當PD-L1結合PD-1,癌細胞便藉此「黏住」T淋巴球,並抑制T淋巴球的敵我辨認機制,使癌細胞被免疫系統當作「自家人」,逃過免疫系統攻擊。

黃俊耀醫師進一步說明,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破壞PD-L1與PD-1的鍵結,讓T淋巴球「甦醒」得以辨認出癌細胞,大量的免疫細胞開始增生、聚集並攻擊癌細胞。若再合併化療、放療破壞腫瘤細胞,使腫瘤細胞的抗原大量暴露,可提高免疫細胞辨認並攻擊的機會。

小細胞肺癌治療趨勢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要單用? 還是合併化療?

根據近年小細胞肺癌研究,針對擴散期患者,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建議一開始合併化療使用,效果較好。研究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針對擴散期的小細胞肺癌,一年存活率提升至50%,2年存活率也比過去進步,約有1/4患者,有機會活超過24個月。

至於加入免疫療法的時機,小細胞肺癌近年使用免疫療法的研究結果顯示,針對擴散期的患者,在第一線治療中,接受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即一開始先採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經過幾次療程後,這時再來單用免疫療法做為維持治療,相較對患者的整體存活率與生活品質的改善帶來較大的助益。

不過藥物還是會有副作用,以免疫療法來說,常見的有肺炎、肝功能異常、新陳代謝問題或是其他免疫相關等副作用,大多早期發現,可早期控制,提醒患者須密切注意自身狀況,有異狀盡速與您的醫護人員聯繫。

台東老農罹小細胞肺癌 成功存活逾3年

小細胞肺癌疾病進程快速,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治療下,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黃俊耀醫師也分享一位對免疫療法反應很好的例子,一名台東老農夫被診斷小細胞肺癌,「第一次使用腫瘤就縮小2/3以上,目前已存活3年以上。」

黃俊耀醫師說,免疫療法臨床試驗研究顯示一開始持續使用,比起停藥後復發再次治療,對患者助益更大。隨著醫療進步及新藥的發展呼籲小細胞肺癌患者,都可主動與醫師討論任何治療的機會。

台北慈濟醫院於2005年5月開院之初,即成立肺癌治療團隊,具備各式肺癌治療方法,做為肺癌團隊召集人的黃俊耀醫師說,慈濟肺癌團隊免疫治療經驗超過300例,治療經驗豐富,並期望透過免疫治療、精準醫療等先進醫學,提高台灣肺癌患者治療成效。

【延伸閱讀】

打完新冠疫苗發燒頭痛全身無力 緩解疫苗副作用中醫can help

癌症發生率之冠! 90%大腸癌由「它」轉變而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昂首」前行! 矯正駝背步行法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矯正「站姿」、「走路方式」就能改善駝背問題,但其實不然。「肌肉量低落」才是駝背的真正原因。若無視肌肉量低落的問題,只一味地矯正姿勢,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只要平均鍛鍊身體各處肌肉、拉近肩胛骨和脊椎的距離,骨骼自然會回到正確的「崗位」,走路姿勢也能獲得...

閱讀詳情 »

↑營養師林怡馨表示,當保健食品化為果凍,就不會讓人感覺像吃藥。同時也能補充珍貴營養素   「吃果凍,竟然也可以補充營養、補充元氣?」、「保健食品可以做成果凍?」坊間機能保健食品琳瑯滿目,速果益機能果凍上市後,受到許多的矚目,帶來一陣營養新風潮。營養師林怡馨表示,市面上多數機能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紅豆外觀是紅色的就能夠補血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胡玉芳醫師表示,吃紅豆補血是一個美麗的誤解,紅豆雖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鐵質含量高,但植物性鐵質吸收效果不彰,如果想要補血的民眾,建議經專業醫師評估,釐清自身貧血與鐵質有沒有絕對關係,再搭配專屬的方藥組合,解決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緊繃,日前部桃醫院公布的確診患者中,案856主治醫與案863護理師因患有慢性鼻炎,未在第一時間察覺染疫,經過檢驗後皆為1採陰轉陽的病例,這也讓外界擔憂面臨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侵襲之際,若本身有感冒或過敏性鼻炎時,該如何分辨相似度極高的症狀?針對患有嚴重鼻過敏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