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緊繃慢性鼻炎患者如何分辨症狀? 專業醫師來解答

疫情緊繃慢性鼻炎患者如何分辨症狀? 專業醫師來解答疫情緊繃慢性鼻炎患者如何分辨症狀? 專業醫師來解答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緊繃,日前部桃醫院公布的確診患者中,案856主治醫與案863護理師因患有慢性鼻炎,未在第一時間察覺染疫,經過檢驗後皆為1採陰轉陽的病例,這也讓外界擔憂面臨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侵襲之際,若本身有感冒或過敏性鼻炎時,該如何分辨相似度極高的症狀?針對患有嚴重鼻過敏宿疾的病人,若能積極治療,就能早日擺脫鼻炎症狀的困擾。


感冒初期症狀 常與過敏反應大同小異


臨床上常遇到病患詢問:「醫師,我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啊?」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感冒初期症狀常與過敏反應大同小異,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及鼻涕倒流等,但感冒或流感可能出現發燒或全身痠痛,單純過敏並不會發燒、也不會腰痠背痛,通常感冒病程來到第3、4天,鼻涕會轉為白色或黃色濃稠狀,然而過敏鼻炎主要以每天早晨起床後「哈啾!哈啾!」鼻子癢一直揉,鼻涕則為清澈水狀。


分辨新冠肺炎除追溯旅遊史、接觸史 仍需進一步採檢


至於罹患新冠肺炎症狀的表現,雖然為咳嗽、流鼻水、打噴嚏、鼻塞,但還可能合併嗅覺失靈或腹瀉,甚至出現發燒,而腸病毒感冒也可能腹瀉,因此若要確實分辨感冒與新冠病毒,除追溯旅遊史、接觸史,仍需依靠進一步檢驗才能確診是否為新冠肺炎病例。


在台灣,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過敏性鼻炎,主要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引起,鼻過敏依症狀輕重,治療方式不同,症狀輕微者可藉由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控制症狀,雖然能即時改善,但缺點是藥效一過又復發,長期使用又怕產生依賴性,時間一久,藥效也不彰,也許從小到大就被冠上「過敏兒」稱號。


鼻過敏患者鼻神經 較正常人發達


若藥物無法改善,過敏症狀嚴重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坊間有雷射、電燒、微創、紅外線等治療方式,但對於嚴重鼻過敏患者成效不彰,李宏信醫師指出,鼻過敏患者鼻神經較正常人發達,所以敏感度高、容易因略受刺激、鼻孔發癢而猛打噴嚏。臨床上採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就能治癒鼻過敏減少復發,還有患者手術過後,因為眼周血液流通,鼻過敏消除後眼睛的過敏也會改善、黑眼圈也逐漸消失。


鼻過敏神經截除術 擺脫鼻過敏纏身


李醫師說明,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早期必須經鼻竇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傷口大、出血多且風險高。而現在醫學更新進步,只需透過特製雷管探頭從鼻腔進入後端側上方,利用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即可將掌控鼻過敏的翼管神經進行根治截除,鼻黏膜就不會充血腫大,呈現休眠狀態。手術過程採局部麻醉,前後約半小時完成。


術後前2、3天鼻腔內會塞住紗布止血,紗布取出後須等待傷口結痂復原,期間可正常活動、打球,洗臉、洗澡時應留意水不要流進鼻腔以免引發細菌感染,1個月內不能游泳,好好讓鼻內傷口完全復原。李宏信提醒,年長患者術前先暫停1周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銀杏等,預防止血效果不佳。


這種新式手術的成果是,鼻過敏症狀平均可改善約7至9成的鼻過敏症狀。知名作家吳淡如10年前就是於門診中接受此項手術,才終於擺脫從小纏身的鼻過敏困擾,拾回生活品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直播主頻繁雷射導致皮膚停滯 PLT強化修復再現奇肌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多久沒檢查牙齒?根據統計,台灣人在成年後有88%的機率罹患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蛀牙」,但卻缺乏齲齒事前偵測與口腔風險評估的完整系統。有鑑於此,中正大學開發出透過唾液就能檢測蛀牙的儀器,可分析出罹患蛀牙的風險有多少,並進一步加以預防!唾液可測蛀牙風險 精準度達75%蛀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失智據點像樂園!永和耕莘醫院辦理「永耕瑞齡社區服務據點」,設置透天厝的一樓,外頭有綠意盎然的小院子,室內布置宛如樂園,每星期一至五提供豐富課程,幫助失智長者延緩退化、促進認知,同時讓家庭照顧者能有充分喘息的機會。永和失智症人口達1736人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年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流感抗病毒藥劑原先公費給付對象即將調整!疾管署表示,為了妥善運用醫療資源、不浪費,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預防接種組聯席會議決議,調整流感抗病毒藥劑公費給付對象。衛福部此次將流感抗病毒藥劑公費原先給付的對象是「伴隨危險徵兆之類流感患者」,重新定義為「未滿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勞工朋友習慣大口嚼檳榔提神,口腔癌卻悄悄上身。為此,防癌教育基金會在全台開設3000個戒檳班,透過菜瓜布刷手、封口吃便當等方法,讓戒檳學員直接感受嚼檳榔對口腔的危害,戒檳成效達到3成。嚼檳榔提神、取暖 恐罹口腔癌防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由力行表示,坊間檳榔成分包含檳榔子、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