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黃斑部病變,當心釀失明! 如何預防專家這樣說

黃斑部病變,當心釀失明! 如何預防專家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台灣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隨著年齡增加,罹患此病的機率大增。據估計在西元2020年,全世界年齡65歲以上的人將有八百萬人罹患此病,不僅視力受到影響,對個人經濟也是一大負擔。
視線濛、影像扭曲 黃斑部病變當心失明 
根據康寧醫院眼科衛教專欄說明,視網膜位於眼球最內層,黃斑部是位於視網膜的中央區域,而中心凹則是黃斑部的正中央,負責中心最重要的視力。每個人都必須依賴黃斑部功能,幫助閱讀、開車及辨識人的臉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初期,患者可能只覺得視線濛濛的,視野中央灰灰的看不清楚;當病變形成新生血管導致視網膜積水時,患者會覺得影像變形扭曲;等到新生血管造成出血或滲出物,中央視野變黑,只保留周遭視野,最後輕者喪失閱讀能力,重者失明。
多吃這些綠色植物 有助預防黃斑部病變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依據有無新生血管分為兩種:新生血管型 (濕性) 及非新生血管型 (乾性)。據統計,新生血管型約佔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10%到20%;雖然比例不到兩成,但卻是引起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病患,視力失明的主因。
新生血管型(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眼底變化預防,有些研究指出,防止過度強光照射及口服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C、E、鋅及硒),及吃富含類胡蘿蔔素及葉黃素蔬果食物(如胡蘿蔔、芒果、杏仁、甘藍、菠菜等綠色植物及生蠔、鮮奶、核桃),一般是顏色較深的蔬果,視網膜衰退程度會比較輕微。
眼內注射治療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目前治療新生血管型黃斑部病變的目標,主要是降低視力嚴重受損的機會,盡可能延長可用視力的時間。其方法是抑制脈絡膜新生血管,已降低對持續性視網膜破壞及進一步結疤。隨著醫學進步,新的治療對有些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可以達到視力進步的效果。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扮有重要角色。目前臨床上,已經有些藥物經由眼內注射利用抑制血管生成因子(anti-V EGF)來達到治療效果。
年齡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 定期檢查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盛行率逐年增加,所造成人類在視力健康方面負擔不容忽視。病患必須自我警覺,若出現視力下降,應該盡早去眼科門診檢查;年齡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應該定期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目前有許多新藥正在進行試驗中,也唯有更加認識這個疾病的原因,也才有機會提供病人更好的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knh.org.tw/sub/eyes/232/234

【延伸閱讀】

社區大樓如何防疫? 醫師這樣建議

打球扭傷怎麼辦? 急診醫師教你急救處置

好緊張!疫期過敏性鼻炎噴嚏不停 新型鼻噴式混合藥物解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胃長息肉也會發生癌變!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門診時,一位八旬老婦平時排便出血都當痔瘡,直到暴瘦廿公斤身體虛弱就醫,才查出不只嚴重貧血還罹癌,發現胃裡長四顆息肉,竟都是癌細胞病灶;顛覆傳統胃部惡性腫瘤單一病變的思維,還好並未擴散轉移,經由醫師手術切胃之後,恢復良好並持續追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媒體報導,高雄1名女高中生在網路購買來路不明的東南亞美白乳液,擦了3個月美白不成反而長出大片妊娠紋,當時受訪醫生研判,不明乳液中可能含有類固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強調,若不當塗抹類固醇藥膏,容易讓表皮層與真皮層都受傷,造成皮膚萎縮,來路不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孕媽咪生產完痔瘡加重怎麼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建議,可以半枝蓮、苦參、黃柏、薄荷、槐花各3錢,枯礬1錢,以布包裹,用水1000cc小火煮開約10分鐘開,將藥汁倒入適當大小的盆子,以溫水稀釋調至適當溫度,洗澡後坐浴10分鐘,再以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24歲的羅小姐,工作需要往返台日兩地,今年冬季在日本工作時感染流感,嚴重高燒、全身肌肉痠痛疲憊不堪,日漸無法順利工作,夜間也不適難眠,嚴重影響生活。所幸當時服用單次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24小時內緩解了高燒和肌肉痠痛,穩定控制了病情,才得以重返生活崗位。重返流感季! 每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