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政婦「板機指」上身 醫:讓手指適當休息可預防

家政婦「板機指」上身 醫:讓手指適當休息可預防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許多主婦勤做家事,很容易罹患「板機指」,症狀如食指根部疼痛,彎下去就卡住,扳直就「喀」一聲,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胡家榮表示,如果出現類似狀況,可以多熱敷,做手指體操且讓手指適當休息。

 

51歲袁女士為清潔公司員工,打掃清洗時,手指經常需要反覆出力,3個月前她的左手掌食指根部開始疼痛,手指彎下去就卡住、扳直就「喀」一聲,且伴隨劇烈疼痛,嚴重影響工作,就醫確診為「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胡家榮表示,「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好發於50到60歲需「長期反覆手指彎曲」及「使用抓握工具」的女性,發生率約2%。

 

常見症狀為大姆指和中指根部明顯疼痛,導致手指活動困難,甚至在手指彎曲到底時,會伴隨劇烈疼痛且卡在彎曲的姿勢,如同手槍擊發使板機停留在後頭一般,要是硬將已彎曲的手指伸直,也會產生如同「扣板機」的彈跳感,因此坊間俗稱為「板機指」。

 

胡家榮說明,位於手掌骨遠端有個類似滑輪的增生組織,稱為滑車,滑車就像水電師傅固定電線的膠條,在手指上引導肌腱在正確的方向上滑動,具有固定作用,讓手指屈指肌腱收縮時不會向掌側突出,只需些許的肌腱收縮,就能使手指關節大幅度的彎曲。

 

但如果手指過度使用,就會造成滑車與屈指肌腱過度磨擦,導致滑車發炎、肥厚增生;當手指彎曲,肌腱滑動到狹窄的滑車,便會有疼痛感,且感覺卡卡的。「板機指」初期症狀為手指根部疼痛,隨病情加重會出現彎曲卡住的情形,但仍可扳回原狀;此時若無適度休息、搭配治療,嚴重者恐將導致無法讓手指完全伸直。

 

治療方式一開始可藉由手指體操,搭配復健科之蠟療、熱療、電療或紅外線光療等方式改善疼痛,促進組織修復,恢復活動度。如果症狀嚴重,就必須注射類固醇,以達到長時間的舒緩,但若上述方式皆無法改善病症,就需以手術方式鬆解滑車。

 

胡家榮提醒,常做家事或使用手指的人,平常可以配戴專用護套,來減少手指彎曲,如有不適症狀,並可透過熱敷或輕輕按摩痛點,來放鬆軟組織,再做手指體操。讓肌腱平順通過滑車。預防根本在「讓手指適度休息」,避免過度使用才能避免手指卡關的疼痛命運。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七月以來,氣溫逐日飆升!醫師提醒,酷夏防暑應謹記「通風、遮陽、補充水份」三要訣,並減少中午前後在戶外停留的時間、多喝水、做好防曬。特別是嬰幼兒、老人、孕婦、肥胖、慢性病及代謝症候群患者,以及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的民眾,都是中暑好發的高危險群,應提高警覺。台北市振興醫院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肝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二位,主要致病原因為慢性B肝與C肝,而血清病毒的濃度和肝細胞癌的發生機率密切相關。榮陽團隊研究證實,健保給付慢性B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政策,可有效減少3倍肝癌發生風險,防護效果顯著。此項重大研究成果也已刊登於胃腸與肝臟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南市有位老婦人,日前在養護中心接受照護時,背部竟長了十公分褥瘡,家屬質疑照護不當,因而到該中心丟雞蛋抗議!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因病失能而長期臥床的情形也越來越多,以致容易產生褥瘡的困擾;其實,在照護失能病人時,除了定時幫病人翻身,避免褥瘡出現外,氣墊床輔具的使用,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每6名中風者,就有1名為心房顫動患者。全台約有2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超過一般人3倍以上。醫師建議患者,必須規則服藥才能降低中風機率。為此,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推出「心凝守護卡」,期望患者確實填寫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用藥紀錄表,避免忘記服藥而發生中風的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