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有失智患者 你應該這麼做

家有失智患者 你應該這麼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為響應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辦理「Run伴失智症者伴走」,亞東醫院於日前舉辦「友你真好,健康齊步走」伴走活動。邀請10位失智症病人及其家屬、串連轄區內據點夥伴、社區單位及民眾等共襄盛舉。以「陪伴」理念,陪著經常深居不敢外出的失智病人齊步走,也傳達友善社區對失智症者的重要。

延緩失智 規律運動良好飲食

家有失智症患者,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失智家人的走失,不得已只好限制患者行動。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病房主任賴資賢醫師表示,於日常生活中落實延緩失智的方式包括:規律運動、腦部訓練、增加生活網絡及良好飲食習慣。平時除控制三高外,多吃抗氧化食物及堅果類,少吃紅肉,就能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此外,聽力障礙易使人際關係溝通出現障礙,間接影響失智危險因子的增加,故不可忽略聽力檢測。

失智患者運動 應依個人需求設計

2011年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研究發現,運動確實對認知神經功能有保護的作用。中度常規運動能有效增厚大腦海馬迴的體積,同時減少腦部灰質細胞退化,改善記憶力。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醫師表示,想要延緩病情惡化,運動是最好的非藥物治療方式之一。而老年人的運動應參考個人需求、興趣、技能與能力,配合運動生理學來設計。想要有效地改善認知功能,應將運動當作開藥方一樣,根據長者的個人需求設計,同時持之以恆。

照顧者能喘息 患者多一個重心

有位88歲的蔡媽媽,兩年前就有點行為反常,忘記回家的路、性情溫和卻變得暴躁易怒、疑心街坊鄰居在講她壞話。這些失智症的警訊表徵,因當初女兒對疾病不瞭解,歷經求醫困境,後來才知道原來媽媽得了失智症。所幸醫師引薦至失智據點,做更進一步的治療,以及參與據點的藝術治療團體,有助認知促進及延緩失智的幫助,蔡媽媽雀躍地期待每週一上課。

對照顧者女兒而言,不僅能獲得喘息,還能跟其他人經驗交流,參與知能課程,瞭解照護知識與技巧,漸漸找出與媽媽的相處模式和因應方法,讓母女倆生活多了一個重心。就目前四個月的照顧歷程,健康、正面思考的蔡女士提及也會情緒低落,而體認到照顧者的重要,時常告訴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才能陪伴媽媽更長遠」的體悟,亦呼籲尋求照顧服務資源,有助減輕身心壓力與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8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牙齒仍在發育,常因為蛀牙或外傷等因素造成牙神經發炎或壞死,導致牙根停止生長。然而,恆牙從萌發到牙根發育完全(牙根閉合)大約需要3年的時間,當牙根尚未閉合成完全的恆牙,且需要接受根管治療時,就會比一般已發育完全的牙齒困難。 原因在於還在發育的牙齒牙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苗部分,今(4)日下午又有一批我國自購AZ疫苗抵台,數量為14.2萬,本批效期至明(2022)年的2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 ▲增加第13期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齡92歲的陳古甜妹女士,因腎臟功能受損而長期洗腎,日前在醫師病情說明後,七名子女決定尊重母親意願,讓母親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照顧,不再繼續洗腎。家人也希望透過自身經驗,呼籲大眾關注末期病人照顧,以及預立醫療決定的重要性。長期洗腎 拒絕無效醫療新竹臺大分院詹鼎正副院長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新竹報導】10歲男孩小宏自小因心室中膈缺損,持續於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小兒心臟科追蹤治療,醫師建議進行關閉手術。為讓竹苗地區病童免於奔波,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傅俊閔引進醫學中心等級的治療技術,在黃品學醫師、龔柏榕醫師與麻醉科醫師的協助下,順利為小宏完成經心導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