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親子共餐能控制體重~孩子吃得健康、情緒管理更好

你有多久沒和孩子一起用餐呢?調查指出,國內有逾一半的父母,沒有天天和孩童一起吃飯,而1周低於3天,全家同桌吃飯的比率,更高達近4成。專家提醒,親子共餐好處多,不僅能拉近親子關係與幸福味蕾,更能讓孩童飲食行為更健康,可以減少孩子挑食的行為、有助於體重控制。

親子共餐能控制體重~孩子吃得健康 情緒管理更好

研究發現,親子共餐,對孩子身心發展具有正面幫助。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親子共餐時光,保留對「家」最美好的記憶,食物可以很簡單,只要大家一起坐下來,沒有電視、沒有手機的干擾,這就是一家人最幸福的黃金時刻。

親子共餐好處多 改變孩童挑食、減少憂鬱

研究發現,親子共餐,對孩子身心發展具有正面幫助,可以減少孩子偏挑食的行為,有助於體重控制,同時也有益於孩子的情緒發展,減少孩子憂鬱、焦慮的行為發生,孩子情緒管理更好。

在孩童飲食行為部分,根據醫學《兒科雜誌》研究轉述,2至17歲兒童與青少年,若每週至少3次與家人共餐,則孩子可減少過重的風險12%、減少暴飲暴食行為35%、少吃到不健康食物的機會有20%,以及有24%的機會吃更健康的食物。

親子共餐能控制體重~孩子吃得健康 情緒管理更好

吃出安全感、親密感、歸屬感與幸福感,有時候會比說教更容易走入孩子內心。

家庭共餐比例降低 有3點原因

根據董氏食品營養中心「兒童生活及飲食習慣調查」,亦發現有共食早餐習慣的家庭,孩子偏挑食發生率較未共食家庭少7%,孩子也會吃較多健康的食物如:同時調查也發現,國內親子共餐的比例降低了,以每週與孩子共食4次以上早餐為例,從53.5%下降至49.3%,換句話說有超過半數孩子早餐是獨自用餐。

許惠玉主任指出,國內家庭共餐比例降低,可能有以下3原因:

  • 1.雙薪家庭比例增加,家長工作忙碌。

  • 2.孩子晚睡又晚起,導致沒時間在家用早餐。

  • 3.家長親自備餐較耗時,加上快速便利的外食環境影響。

共餐的意義,在於親子同一時間與空間共享美好味蕾,生理在獲得飽足的同時,更讓心靈感受溫暖與接納。同時孩子在與爸媽一起動手製作餐點的過程裡,既能珍視手中的每份食物,也是另一種營養教育,更能擁有享受成果的成就感。

事實上,陪伴是親子共餐的關鍵,因此在親子共食時,切忌用責罵口吻,可試著觀察孩子的情緒與神情,在談笑間與孩子交心;吃出安全感、親密感、歸屬感與幸福感,有時候會比說教更容易走入孩子內心。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88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近日艷陽高照,氣溫節節上升,若長時間待在室外,中暑機會大為增加,當身體出現中暑跡象,透過刮痧,可稍微舒緩中暑不適症狀。中醫師周宗翰建議,2次刮痧時間,最好間隔5到7天,需要等痧色全部褪掉,再進行下一輪刮痧。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周宗翰醫師解釋,刮痧以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提升健保卡便捷服務,健保署與金山區公所跨機關合作,推動健保卡在地申請及在地製卡服務,透過行政團隊服務精神,運用雲端科技,未來新北市金山區居民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健保署辦理健保卡,只要到公所,就能快速辦卡製卡。金山公所首辦健保卡服務金山公所首辦健保卡服務 15分鐘申領一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青少年遭受網友性侵害比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也有青少年在網路上曾被要求拍私密照或私密影像被隨意散布的情形,造成孩子身心受創,衛生福利部呼籲家長要特別提醒孩子保護自己、小心防範! 兒少性侵多數是熟識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1-105年度18歲以下性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帶孩子看牙醫這件事總是讓父母相當頭疼,常有孩子看牙醫時會掙扎亂動,導致牙醫師不易治療,另外臨床上也發現發展障礙的兒童經常有蛀牙的困擾,再加上較難配合牙科治療,經常到後期已需要全身麻醉做全口重建。若能透過與職能治療合作,扎實做好預防保健,施以口腔減敏運動或在復健時做好心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