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有過動兒爸媽好苦惱 醫:治療應多管齊下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注意力與同年紀孩子相比較下後發現較不持久,且經常過動或衝動,則很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前兆,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主治醫師吳俊漢表示,ADHD主要被認為與大腦前額葉的發展較慢有關,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衝動,症狀依不同個體狀況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吳俊漢指出,通常孩子必須在12歲以前含括多項症狀、行為發生的場域至少超過2個以上,如在家中、學校與安親班等不同情境的表現皆一致,並且症狀持續期間必須大於6個月以上,且確實對生活、學習造成干擾才會在專業判斷下被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孩子5至6歲之前,注意力與過動的情況不容易輕易被辨別為正常或異常,通常要到開始上學後,才有機會觀察出,因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通常都要等到孩子上大班或小一階段時才會確診。吳俊漢也提醒,許多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注意力缺乏的症狀常常是在課堂上放空,不一定會動來動去坐不住,但因為不影響班級秩序,因此便有可能被忽略。

對於小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究竟要不要用藥,家長通常有許多掙扎,吳俊漢解釋,藥物的功能是補足神經傳導缺乏的物質,孩子服用後會讓心緒穩定下來,建議家長可與醫師詳細討論,對於用不用藥的選擇,可以著重在用藥前後的影響對孩子是否有整體幫助,例如:用藥後,在學習效能、人際關係、情緒安頓與生活管理上有所成長,孩子的心理挫折可能因此有效減少,有助於對整體學習產生正面影響。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需要多管齊下,除了藥物之外,家長的態度也相當重要,接納、同理與陪伴孩子,通常能給予孩子正向幫助,並減少孩子的挫折感。同時也建議要避免讓孩子經常接觸3C產品,尤其是手持式的手機與平板,以避免加重孩子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的症狀表現。

相關推薦

常言道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現代上班族每天為交付上級緊急交辦任務和使命必達的業績目標在壓力下奮戰,還沒到不惑之年,白髮已然悄悄冒出。   黑髮的秘密其實就藏在頭皮底下,熬夜、壓力、愈趨惡化的空氣汙染,使白頭髮趁隙現身。多數人選擇透過染髮來解決,但這只是暫時性卻又傷髮的過程,更有致癌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屏東縣出現國內首見的印度Delta變異株群聚感染事件,又有接觸者「陰轉陽」證實也染上Delta變異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下午證實案14905也感染Delta變異株,該案是與先前確診的司機案14298共餐的3人之一,雖然一採為陰性,但最新出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市鳳山區一棟大樓昨傳出有住戶確診,高雄市長陳其邁大動作下令召回全棟大樓內住戶採檢,且要求上百名住戶全送防疫旅館隔離14天,住戶需自掏腰包付錢,引發做法「蠻橫」或「太過強硬」的批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開口為高雄市緩頰,強調這是兩難,做得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盼疫苗陸續到貨解決疫情,最新一批自購41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正在路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下午證實這一批疫苗已於歐洲時間6月29日晚上9點30分自阿姆斯特丹啟運,預定下午4點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陳時中也說,慈濟爭取購買疫苗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